第 35 章 因災返貧(第1/5 頁)
有著外企的名號,哪怕他們是合資工廠,最後收攤的時候,每個部門都招到了合適的人員。
這時候招人沒有二十一世紀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什麼莫名其妙的人事kpi。
他們招人就是奔著找人當同事,找人幹活來的,只要合適,立刻就給籤合同,不存在什麼,你回去等通知。
有等你通知的功夫,人家早就被別的部門要走了。
所以第三天,他們就帶著收拾妥當的新員工回工廠去,工廠還有一大堆事呢。
回去的火車上,剛進入晉省沒多久,天空又開始下雨。
望著窗戶上直往下流的雨水,李麥芒感慨道:“又下雨了啊……”
其實晉省的夏天是很少下雨的,但只要下雨,大機率就是大暴雨,會有很多地方受災,越是貧困的地方受災越嚴重。
這很容易理解,貧困的地方基礎建設往往非常落後,人口密度也相對較少,對於災難的抵抗力低,應對措施也不完善,也不能在災難發生初期及時止損。
嘩啦啦的大雨,他們坐在車裡並沒有什麼不適,因為前往村子的道路已經修好,他們也能順利坐車回工廠。
大雨對於大人們來說是痛苦的,對於孩子們來說卻是另一種遊戲環境。
尤其是羅村的孩子們,學校就在家附近,在學校突然下暴雨,不用擔心要淋雨回家,也不用擔心路上可能會遇到洪水。
而家距離學校比較遠的孩子們就沒那麼高興了,剛開始下雨就憂心忡忡的望向窗外。
“不用擔心,咱們學校有麥芒工廠贊助的雨衣,等會兒你們回家的時候,來老師這裡領雨衣,雨停來學的時候,帶回來就行。”
聽到不用淋雨回去,大家才稍微放下心,能夠遮風擋雨的教室又讓他們想起自己總是漏雨的家。
如果能住在學校該有多好,以前的學校也會漏雨,現在的就不會,哪怕是陰天,教室裡也有明亮的電燈。
“吳老師,你出來一下。”校長在門外輕聲喊到。
“你們先自己讀書,老師出去一下。”吳芳芳交代完,快步出去。
“村長說,往隔壁村去的那條路上,有山洪攔住了,家在外村的孩子們估計是回不去了。”
“那,那咋辦?讓孩子們睡學校?這裡啥都沒有,還下著雨,就這麼睡,恐怕會感冒吧?”
校長也是著急,要是普通的河水漲了,他還能帶著老師們把孩子一個個背過河,現在是山洪,別說帶著孩子,就是他們自己都不敢跳下去。
“我上村裡和工廠裡看看,大家家裡應該都有多餘的被褥,看看能不能借出來給孩子們用用。”
“那,我跟你一起去吧。”
“行。”
剛剛回工廠的李麥芒也聽說山洪的事了,羅建設說,他還看到了一部分他們之前種下去的樹苗,應該是被衝出來的。
村長來工廠借被褥的時候,她才想起來,還有一
部分孩子因為山洪的緣故沒辦法回家。
“工廠裡還有兩室一廳,再挪幾張床進去,讓他們睡在一個房子裡。”
孩子們跟大人不一樣,這樣的情況下,睡在一起更合適,能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但是……孩子們不回去能行嗎?怎麼通知家裡大人啊?”
“這個沒事,我們派個老師到山洪那裡盯著,這麼大的雨,肯定有大人要過來接孩子的,到時候隔著溝告訴他們就行。”
放學後,羅村的孩子們都被家長接走了,剩下的孩子還在等老師給他們發雨衣,就聽到老師說他們回不去家了,先住在工廠裡,老師會通知他們家裡人。
不用花費很長時間跑回家,還能住進麥芒工廠的樓房,沒心沒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