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音樂喚醒(中)(第1/2 頁)
米豆摸起大提琴一看,這是一把嶄新的琴。
如何看出來的?
很簡單,一把經常用的琴,即便是保養的再仔細,琴面上也會落下松香的痕跡。
而一把嶄新的琴,它的琴面上沒有半點的松香氣息。
而且,琴弓也是證據。
嶄新的琴弓,弓毛的密度和澀度都是顯而易見的。
一個如此專業的練功房裡頭,琴竟然是新的。
米豆觀察到了這個細節,他沒有說話,只是在心裡默默地動了一個念頭,說不定,這一切都是阿萊迪臨時為他準備的。
就在米豆一個猶豫之間,他已經伸手拿起旁邊的松香盒,準備開啟給琴弓打松香。
盒子一開,米豆又一個愣怔。
這松香塊倒是個舊的,因為長時間的使用,使得它的中間已經凹進去了一個槽。
“你們知道米豆先生在想什麼嗎?”阿星提示身邊的同事,以便求證他們是否跟他一樣注意到了米豆的這個細節。
“他一定是懷疑了。”有一個同事說。
“幸好,我們及時補救了一下,他現在不是很確定的樣子。”另外一個同事說。
看來,這些頂尖的科技工作者,工作起來的時候還是很專注的,大家都注意到了這個細節。
阿星隨即吩咐:“數字米豆做好脫線發揮的準備。”
“明白。”
與科技團隊的緊張和忙碌相比,米豆的場景倒是很祥和平靜。
他很是嫻熟地給琴弓打起了松香。
阮朵只是在一旁默默地看著。
她什麼話也沒有說,只是看。
這個時候,她是不會打擾米豆的。
因為,他的樣子實在是有魅力極了。
只有一個人長年累月的訓練,他的動作才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一個氣場,即所謂的功架。
從功架上,就能提前預知這個人是青銅還是王者。
顯然,米豆的童子功在這一刻發揮出巨大的魅力值,讓人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一觀其境的好奇,這個孩子定然是個王者。
他的從容太有魅力了,而且從容之中有著專注,彷彿,他擦弓的那幾下,是在跟琴弓對話,賦予了它生機,喚醒了琴弓的靈魂。
不要小看了嫻熟,一切優秀的根基都跟這個詞有關。
或者說,嫻熟是萬事萬物的門檻。
是量變到質變的屏障,或者,是通關密碼。
就好比,人類的成就就是自然的一個美景,恰如陽春三月,濱水之處,飛英蘸波。
那一陣春風是“時”,那麼落英繽紛的美好就是“嫻熟”,是自然造化,日積月累,年復一年。
論嫻熟,沒有比大自然更鬼斧神工的了。
繼續拿這個場景比方著說的話,那麼水面就是嫻熟的比擬。
它似水一般,平靜且包容,有著深厚的底蘊,但只展露給人湖面上的風吹草動……
當落英紛至沓來,水面蕩起層層碧波,沒有什麼比這個“蘸”字更為傳神的了。
能夠用“蘸”字來形容這個場景的人,一定是憑藉了他的直覺。
而他的直覺,恰恰是他目睹了這個場景之時,假以他平日的審美積累出的“嫻熟”所致。
此刻,米豆正在拉的曲子叫《如歌的行板》。
優美的旋律之中,令阮朵沉醉其間,她彷彿看到了“飛英蘸波”的美景,沉醉其間,流連忘返……
阿星也在聽。
他的腦海中沒有浮現“飛英蘸波”的場景,他感受到了“蘸”字的力量。
沒錯,能夠用“蘸”字來形容水邊落英繽紛場景的人,一定是個直覺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