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長孫無忌(第1/2 頁)
那是在李承乾回京之前,李治將他叫去東宮,坦明瞭所做之事。
從東宮出來,長孫無忌就在想,李治...靠得住嗎?
這個問題,在李承乾回京後有了答案,靠不住的,一個被廢的大哥,都能視為心腹大患,他這個舅舅又算得了什麼,待得登基,自己恐也不會有好下場。
可...靠不住也得先靠著,因為李承乾,因為皇帝,這對父子之間的別樣,讓他感覺到了危險。
長安燒了一夜,如同太陽臨世,那種炙熱,讓長孫無忌害怕,更讓他害怕的,是皇帝的漠然。
後來,李泰又回來了,長孫無忌更加害怕了,從這個時候起,他心裡便明白了,李治恐怕難以登大位。
可他,已然沒了選擇,不是沒有向李泰示好,但善意被踩到了腳下。
長孫無忌只能矇頭往前走,在皇帝與太子間,他不能再平衡。
選擇了李治,便與李世民越行越遠,眼下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都是皇帝所給與的,君臣離心離德,那麼皇帝,自然就會慢慢收回自己的恩裳,長孫無忌的路,自也就是越行越窄。
他也不得不,被楊弘禮、崔敦禮等人所裹挾,臣子想要對抗皇帝,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拉幫結派抱團取暖。
這,也成了一道催命符,長孫無忌後知後覺,李承乾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迫使他上船,上一艘不順應時代,與天下人,與皇帝的利益,所相沖的賊船。
世家,很輝煌,可歷史是不斷進步的,落後的生產力,落後的階級,都將註定被歷史所淘汰。
李承乾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將長孫無忌一步一步,推向看著光芒四射,實則已是日暮西山的舊有貴族集團。
讓他們密不可分,讓他們利益共同,如此,當長孫無忌幡然醒悟時,他也沒有了下船的勇氣和能力。
當這艘船準備破釜沉舟時,長孫無忌看到了水下的暗礁,他知道,這艘外表光鮮內則腐朽不堪的船,破不了什麼,只會掀不起一點水花的沉沒。
可他,還是不得不跟隨,一是因無法下船,二是因皇帝甩出了繩子,將這艘船牢牢套住,向著那暗礁拽去。
拋不了錨,停不下來,也掉不了頭,因為前後,都有一股力,他掙脫不了。
長孫無忌只能駕著這艘船,或者被這艘船架著,繼續向前。
當快要觸礁時,他才發覺,自己的力量是多麼薄弱,往日裡交好的人,避的遠遠的,那些自以為能聽命的舊部,叫也叫不來。
連最親密的褚遂良,他寧肯放棄一切,也不願意信自己一次。
長孫無忌是憤怒的,可之後,他卻又能理解了,終究是關係到九族的,不是每一個人,都像他退無可退。
翠微宮,長孫無忌來過很多次,裡面有著舒適的湯泉,他與皇帝共泡過多次,遙憶那時,還可說說笑笑無所顧忌。
宮門開了,禁軍的安危意識很薄弱,或許,也是因他是長孫無忌,是人人皆知的天子摯友。
楊弘禮、崔敦禮,按計劃殺出,一切是那麼順利,在這一刻,長孫無忌不免想到,或許,他能贏呢?
想象,是美好的,但終是不切實際的,當來到正殿前,看著空空蕩蕩的廣場,幻想破滅,長孫無忌終於清楚,是李世民成就了他,不是他成就了李世民。
被關進天牢,家眷們嘰嘰喳喳的,很嘈雜,但長孫無忌卻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靜與輕鬆。
他釋懷了什麼,放下了什麼,晚上,皇帝將他叫去立政殿,看起來是敘舊情,可當李世民說出,準備讓李泰取代李治,長孫無忌明悟,皇帝,是還要利用他一次。
李治是不好廢的,明面上,他沒犯下太多過錯,縱然李世民什麼都清楚,可皇帝沒法將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