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春天又來啦,桃樹在開花燕子回來啦,娃娃在長大小鷹在巢裡,等著他媽媽媽媽回家家,不怕風雨大我也要長大,我要學媽媽天空那麼大,鷹兒走天涯小的時候,奶奶常抱著我,坐在門前的石凳上,輕輕地哼唱這首她自己編的童謠;聽著聽著,我就不再想媽媽了,就在奶奶的懷裡睡著了。
後來我大了,讀書了,不再聽奶奶唱了,奶奶就一個人在有月亮的晚上唱。引得院子裡的一幫小孩圍在她身邊,一個個雙手託著下巴,撲閃著大眼睛。那一雙雙明亮的大眼睛,就像一顆顆閃亮的星星,圍繞在奶奶的身邊,眨啊眨、眨啊眨……
奶奶 老屋 家2
看來今年的春節又得一個人過了,不,準確地說,是兩個,還有一個是奶奶。
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雙眼深陷,臉皺得像個風乾的核桃;一頭灰白的頭髮,亂蓬蓬的。由於經常上坡砍柴的緣故,小棍、雜草成了奶奶頭上獨特的裝飾。
奶奶本來就不高,加上人老了,背駝了,顯得越來越瘦小,還沒有我的肩膀高。
不過奶奶還能幹活,種著我家四口連同她一共五口人的莊稼,圈裡還養了一頭肥得連食都懶得起來吃的大豬。奶奶把這頭大笨豬當孩子養,每次餵食都要對著它說上一陣子話。都說老人害怕孤獨,我想奶奶是老了。或者她不老,但很孤獨。
奶奶一個人在家,守著這老屋,種著幾畝薄地,自生自滅地活著。
我覺得奶奶比愚公還愚公,愚公算不得什麼,他是男的,還帶著一大幫兒孫。我奶奶是女的,就一個人,種這麼多莊稼,所以初中時學《愚公移山》這課我一點都沒有感動。真的!
我還有個大伯,就在隔壁,五十多歲了,身子硬朗,經常一雙赤腳,走路腳踏得山響。他養著爺爺。
在農村,習慣兄弟分養年老的父母。我們郝家在爺爺這一輩一共有三房,我爺爺在他三弟兄中最小,按照我們三峽庫區的說法,屬於麼房。我們麼房在老爸這一輩男子就兩個,大伯和我老爸。
在分家的時候,爺爺奶奶隨著那些他倆打拼了一輩子、省吃儉用才掙來的破東爛西分派到了大伯和我家。
爺爺到大伯家的時候提著他的旱菸袋,還有那管陪伴了他幾十年的銅煙鍋。
奶奶到我家的時候抱著那塊五指厚的豬草板兒。奶奶說,那塊豬草板兒剁出來的豬草培養了很多豬狀元,分家時誰也甭想得,她走哪兒豬草板兒到哪兒。奶奶有一特殊愛好,就是養豬。
在分家時,好像爺爺奶奶那些破東爛西才是兩家人爭奪的物件,而爺爺奶奶只是附屬品。
我記得大伯孃和我媽在分家的時候大吵了一架,原因是我家分的洗腳盆是木的,大伯家分的是塑膠的,並且兩個腳盆大小還不一樣。大伯孃說我家的木盆結實些,我媽說她家的塑膠盆輕便些。
大伯讓她倆交換她們又不願意,因為那是她倆抓鬮得來的,都緊緊抓著自己的盆,生怕對方搶了去。好像自己手裡的盆就是一聚寶盆,會在日後生出滿屋金光閃閃的東西。
她倆特相信自己的手氣,也特迷信,都相信自己抓鬮得來的東西會給家裡帶來好運,但又都覺得自己吃了虧,所以不甘心。
她倆還在吵,我老爸說,再吵我拿來摔成兩大塊,兩個女人立即鴉雀無聲。因為我老爸脾氣特暴,說得出來做得出來,就像我。不不不,說顛倒了,是我的脾氣像我老爸。
我還有兩個姑姑,嫁到山外幾十里遠的麻柳鎮上去了。
聽說我兩個姑姑年輕時特漂亮,是這山裡五朵金花兒中的兩朵。據說當初上門提親的人之多,把我家那條恪盡職守的大黃狗都咬瘦了。
但到底是不是真的,已無據可查,因為我家那條傳說中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