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何家孩子們 (三)(第1/2 頁)
說起來,家裡對小清妍又愛又恨的人就是榮哥兒了。最開始,小清妍纏著他要讀書認字的時候,他特別開心,很有成就感。
可漸漸的,隨著學習的程度越來越深,他發現妹妹讀書的天賦居然比他好,不僅他會的妹妹都會了,最可氣的是,爹爹和哥哥新教的文章,他還沒背熟,妹妹就已經會背了,讓他非常生氣,每次都為了要不輸給妹妹而更加努力。
榮哥兒的心思小清妍心知肚明,想著自己不惜賣萌打滾求表揚,才換來熊孩子的刻苦上勁,對在智商上碾壓蓉哥兒就一點負擔沒有了。
最先發現這種教育效果的不是何老爹,反而是每月才回來一次的大哥博文。可能是小孩子更加敏感一些,他最先發現了妹妹的聰慧,也發現原本有些懈怠的榮哥兒為了與妹妹競爭而更加刻苦。於是,他就跟何老爹建議,把弟弟妹妹在一起啟蒙。
效果是及其明顯的,小清妍的聰慧,就像掛在驢子前面的胡蘿蔔一樣,鞭策著博榮努力學習,所以,在博榮還沒意識到的時候,即使沒正經上學堂,他學到的知識已經比同齡的孩子多許多了,這也是何掌櫃與博文有把握他能考上楊家族學的底氣。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一點沒錯。
何博文小小年紀,在心裡早就把讀書科舉,光耀門楣的責任扛到了肩上,所以即便是天賦很好,但學習還是很拼命,想盡快能為家裡排憂解難。
同時,他也清楚,一個家庭的崛起,僅僅靠一個人的努力是不夠的,所以,他從小就對博榮的學習很上心。看到小妹妹也這麼聰慧,他的心裡踏實很多。他知道,即便是他以後離家求學,家裡弟妹也還是會努力上進的。
而孩子們的努力,何名禮是看到眼裡的。
他很欣慰,他覺得雖然說自己前半生的路比較坎坷艱難,但有了楊秀梅的不離不棄和這些爭氣的孩子,是上天給他的補償。
就是何楊氏,也因為有了這些爭氣的孩子,在孃家的腰桿子也越來越硬。
“大嫂子,何大哥在嗎?”一個大嗓門打斷了何楊氏的發呆。
“哦,是他劉叔阿,名禮不在,去縣裡了,要買些啥嗎?”何楊氏一看,原來是跑漕運的劉大栓。
“哦,是要補點東西,諾,這是單子”劉大栓說著,遞了個單子給何楊氏。
何家雜貨鋪的生意有一大半是給跑船的補充些雜物,因何掌櫃人厚道,沒事的時候還免費幫他們這些不識字的跑船的代寫、讀讀家信,所有,好多跑船的寧願多繞點路,也願意到何家鋪子來採買。
“榮哥兒,出來一下”何楊氏高聲喊了一嗓子。何楊氏識字不多,何名禮之前也試圖教過她,但她實在是沒興趣,一讀書就犯困。因為家裡都是識字的,她不樂意學,名禮也不勉強她,凡事都有兒子們呢。
“三卷桐油布、兩卷麻繩,兩個馬燈,半斤鹽。。。。。”博榮一邊念著單子,一邊跟何楊氏一起,把劉大栓需要的貨物拿出來,堆放在一起。
“他劉叔,這桐油布要厚的還是薄的?”
“兩卷厚的一卷薄的,麻繩都是大卷,一卷兩指粗的,一卷一指粗的。”劉大栓又補充到。
何家雜貨鋪的生意很好,除了何掌櫃人緣好,還有一部分是貨物分的很細緻很全乎,能滿足各種需要,甚至有時候考慮的比他們還多。
就比如說這麻繩吧,就分了從半指、一指到三指的四種,在船上綁貨物的時候,小東西用細一點的,綁大貨物綁船的,就要用粗一點的。不僅如此,而且,還細分了30尺的大卷、20尺的中卷和10尺小卷。就這一份心思,就比別家的強許多,這也是何家雜貨鋪生意比其他家紅火的一個原因。
當然這些,離不開小清妍有意識假裝無意的引導,何掌櫃又一貫頭腦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