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第1/2 頁)
[軍事小說] 《龍崗風雲》作者:傻郎【完結】
簡介
小說《龍崗風雲》描寫了九一八事變後,發生在我國東北南部龍崗山區的抗日故事。
透過描寫著名抗日將領包景華、王仁齋、劉山村,農民英雄藺秀義、陶鳳玲和流亡到東北的朝鮮青年李成明等的戰鬥成長過程,
再現了東北抗戰初期遼寧民眾自衛軍和此後抗日聯軍的戰鬥故事,一直到抗戰勝利。
時間跨度十四年之久,涉及歷史人物五十多人,描寫大小戰鬥四十餘次。
小說以翔實的歷史資料,
描寫了楊靖宇、李紅光、包景華、王仁齋、曹國安等抗日將領和劉山村、藺秀義、陶鳳玲、李成明等抗日英雄的事跡。
對龍崗山區柳河、通化、新賓等縣的抗日鬥爭描寫的比較詳細,很多地名人物也都事實存在,很值得一讀。
201
1-5
龍 崗 風 雲
龍崗山東起吉林樺甸,西到遼寧新賓;綿延七百里,用它那博大的胸懷養育了九縣二百萬人口。這裡蜿蜒起伏的山樑,縱橫交錯的溝谷也是抗擊日寇的天然屏障。
龍崗山與東部的老爺嶺,西部的千山,北部的哈達嶺同屬長白山系;山巒起伏,古木參天,彷彿一條蛟龍盤旋在那裡。龍崗山的北麓有一個小鎮,因為紅石河、馬鹿河、蘭山河,三條小河在這裡聚集,匯成了三統河;故稱三源浦。是松遼平原進入長白山的重要門戶,也是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三源浦隸屬於遼寧省柳河縣(偽滿時屬通化省,今屬吉林省)。北門外有一所遠近聞名的學校,俗稱北校。校長包景華,青年教師王仁齋、劉山村、李成明等都是馳騁疆場,風雲一時的人物。
故事就從北校說起。
(1)
&ldo;九一八事變&rdo;震驚了中國;由於蔣介石實行了不抵抗政策,日本關東軍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奉天(今遼寧省瀋陽市)東部的興京(今遼寧省新賓縣),海龍(今吉林省梅河口市,原屬遼寧省),柳河(原屬遼寧省,今屬吉林省)等地很快被日本關東軍佔領。1932年1月遼寧省興京,清原等地由孫述周(總司令),張顯銘(總參議),李棟材(總指揮)等拉起的血盟救國軍來到了三源浦東面的大牛溝(今安仁村)。他們利用高山密林作掩護,在通化縣拉古河(今四棚鄉),哈尼河(今光華鎮)和柳河縣三源浦,紅石崖等地進行了多次戰鬥;搞得日偽軍惶惶不可終日。日偽東邊道(轄柳河、海龍、興京等十縣)鎮守使於芷山(後任奉天警備司令,中將軍銜),偽軍警備旅長邵本良(少將軍銜)急忙從通化、柳河、清原、興京、金川(解放後撤銷,縣境大都歸屬吉林省輝南縣,部分歸屬柳河縣)五縣調集兩千多人進行圍剿。雙方在大牛溝廝殺了一天,損失慘重。血盟救國軍孤立無援,損傷過半;在殲敵六百餘人後,逐退入大北岔密林。於芷山、邵本良多次進剿,均告失敗;故設計邀請血盟救國軍將領到三源浦談判。
1932年1月18日,血盟救國軍將領孫述周,張顯銘,王紹卿等率二十餘人的衛隊來到了三源浦,想和於芷山、邵本良進行談判。當他們走進邵本良的行營後,被埋伏在那裡的偽軍秘密逮捕。留守大北岔密林的李棟財、張東郊、蓋光安等將領久等不歸,方知有詐。急忙帶領餘部四百餘人從東門殺進三源浦,想救出這些將領。經過激烈的戰鬥,斃敵三百多人;血盟救國軍也消耗殆盡,除少數逃脫外,有一百四十餘名官兵被俘。於芷山下令將孫述周、張顯銘、李棟材等將領連同三十餘名官兵,押到西門外的柳樹林進行了集體槍殺;其狀慘不忍睹。
包景華、王仁齋、劉山村、李成明和全校師生被日偽逼迫,到西門外目睹了這一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