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第1/2 頁)
那內侍瞧見臻昭儀倒是殷勤地很,不等蘇允回答,便搶著道:「這是忠勤侯府的蘇允大人,前幾日才回京,連奴才也是第一次見著呢,娘娘您自然是看著面生。」
「忠勤侯府?」臻昭儀口中喃喃念著,她來京城這幾年倒是聽過一些關於忠勤侯府的傳聞,先帝在時倒是風光無限,如今算是沒落了,看著眼前這人,她微微頷首,「蘇大人不必多禮。」
蘇允也不多言,轉過身子目不斜視地看著眼前宮殿的大門。那個內侍倒是殷勤地很,拉著臻昭儀絮絮叨叨起來。
臻昭儀聽著聽著就覺得有些煩了:「好了好了,你快進去通傳一聲,省的我一直在這裡乾等。」
內侍雖不大情願但還是推門走了進去,過了好一會兒,王裕領著高童走了出來,臻昭儀一見王裕就笑了起來:「王裕,陛下可是議完事了?」
王裕和高童一齊向臻昭儀行了個禮,高童行完禮就走向蘇允,手一伸:「蘇大人,請吧,陛下正在裡面等著您呢。」
「高童。」臻昭儀一聽皇帝並沒有傳自己,一下子著急了起來,「陛下沒說讓我進去嗎?」
王裕正要說什麼,幾位大臣正好從裡面走了出來,走在最前面的正是當朝禮部尚書徐慕雲,王裕見他們走了出來,忙走上前相送。
徐慕雲擺了擺手,說是不用王裕相送,說著剛好走過蘇允身旁,他偏過頭看了過去,撂下一句:「蘇大人改日有時間來徐府坐坐,我父親這幾年對水利興修很是上心,在這方面還要向你請教。」
徐府?即便他這幾年不在京城,可也是有所耳聞的,要說當今朝廷之上除了右丞相袁執京,就要屬左丞相兼樞密院事徐穆了。徐府不但出了個皇后,連著兒子和幾個子侄都在朝中擔任要職,風頭比起當年的忠勤侯府有過之而無不及。
「徐大人相邀,豈有不去之理。」徐暮雲聽他應下,只點了下頭便離去了。
而蘇允這邊跟著高童走進了大殿,王裕則是留在外面安撫憤憤不平的臻昭儀,聽得二人交談的聲音,想必王裕也是焦頭爛額,只是不得不硬著頭皮耐心勸說著。
蘇允進了大殿穿過幾個門才來到皇帝辦公的地方,皇帝此時正坐在高高的龍案後,奏摺堆得似一座小山,將皇帝埋了進去。蘇允沒有見著皇帝,只聽到摺子後「沙沙」的寫字聲,伏地叩首道:「微臣蘇允,叩見陛下,陛下萬福!」
涼風被隔絕在殿外,殿內倒是有些暖意,只是那玉石鋪成的地磚還透著絲絲涼意,順著蘇允的指尖漫至心房。
頭頂上方只有如春蠶食葉一般的落筆聲,蘇允有些懷疑皇帝是不是沒有聽到自己方才的請安,等了又等,還是沒有聽到皇帝的聲音,猶豫再三,提高了些音量:「微臣蘇允,叩見陛下,陛下萬福!」
聲音還在殿內迴蕩,頭頂上的落筆聲一聽,便聞得一聲:「賜座。」
皇帝的這一聲沒有帶著絲毫情感,蘇允拿捏不準皇帝的意思,看到有內侍搬了把矮凳過來,也只好順著皇帝的意思落座。
皇帝沒有開口,蘇允也不敢再次提醒,只抬眼注視著眼前的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他年少時與當時還只是淮安王的皇帝見過幾面,不過他那時是太子李玄擁的伴讀,又與九皇子李恆私交甚好,而當時的淮安王只是個不受寵的七皇子,又不受皇后喜愛,因此只算是點頭之交。
只是短短几年,這京中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太子李玄擁登基沒幾年便駕崩了,李恆也是被送去了蜀國做質子,而當年那個生母卑微,備受冷落的淮安王卻高坐在這把龍椅上,俯視眾生。
想到這裡,他便覺得不甚唏噓。李洵時期間抬了幾次眼,將蘇允的神情盡收眼底,手中仍翻閱著摺子道:「這幾年澶州也算是歷練人,瞧著比前幾年穩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