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問上一問(第1/2 頁)
轉眼便到了七月下旬,黃河災情在治理下逐漸好轉,徐允章妥善安置好災民後,督促兩江官員購買土木糧種農具耕牛,籌辦災後重建之事。且與容景雲合力查明瞭兩江貪墨修河公款一案,民間紛紛感戴陛下仁厚尚賢。此項訊息傳回京城後,永承帝大為開懷,立即下旨召容景雲、徐允章一行人回京敘職,八月十五在宮中舉辦洗塵宴。
百餘名被罷黜的官員名單和赴召回京的聖旨被一齊送到了江南省,就在一行官員在接到聖旨準備啟程回京之時,徐允章卻因接連數月操勞著賑濟、調粟、養恤之事而驟然病倒了。一行人商議過後,便由容景雲領一隊人員先行回京述職,另留下一隊照顧徐允章待病好痊癒之後再啟程回京。
訊息傳回王府後,嘉月即刻將此喜訊告知容母,容母高興地不行,嘴裡直念阿彌陀佛,張羅著家中大小預備洗塵。第二日早,便去國露寺還願去了。
天兒也熱起來了,園子裡的石榴花在經過一場風雨的催打之後,結出了小小的果實。這日清早,幾個丫鬟正服侍著主子穿戴,香蕙進裡間兒來稟報道,孟家的二小姐遞了拜帖進來,現人兒已門房外等著了。
採萍正上下拾掇,一邊嘟囔道:“這也奇怪,小姐與她並不相熟,她這樣貿然來訪,莫不是有事相求罷?”
采苓手上頓了頓,問道:“小姐可要去見?”
嘉月抬手將一支並蒂海棠琉璃繞珠簪插在鬢邊,淡淡道:“有事無事見見總知道了。”
穿戴妥當後,嘉月身後簇擁著四五個丫鬟,緩步朝著偏廳走去,沿著抄手遊廊拐了個彎,主僕已經來到了棲梧居偏廳,大紅柱子旁是桐葉拂簷,玉蘭繞砌,便是七八月的天氣,也帶著一股舒爽的清涼。
踏進廳裡,只見孟清蘭已坐在裡頭,丫鬟正捧著茶盤上茶。見她進來,孟清蘭緩身福了個禮,嘉月微笑一笑,坐到上首:“我來遲了,孟小姐勿怪。”
孟清蘭斯文一笑,微微低頭:“是小女貿然上門叨擾王妃了。”
“說哪的話,孟小姐喝茶。”
孟清蘭輕啜了一口,含笑道:“王妃院子裡種的鳳棲梧桐,是很好的寓意呢。”
“哦?”
“梧為雄樹,桐為雌樹,桐梧同長同老,同生同死,乃忠貞之木。”
嘉月微微一楞,目光留駐於孟清蘭面上一瞬,捧了一杯新茶在手,用茶蓋輕撇去茶沫,直言道:“今日孟小姐登門,想是不是為了與我吃茶談心的罷?”
孟清蘭聞言一怔,緩緩把茶碗放下,眉間似有猶豫。
見她如此,嘉月不覺心下一動,倒生出幾分好奇來了。這孟二小姐待人接物,談吐舉止十分規矩妥帖,是什麼能讓她放下端莊自矜,來求她這個只有過一面之緣的人?
孟清蘭默默良久,低聲說道:“我知道,這要叫別人知道了,必定要笑話我不守規矩的……只是,若我今日不來問一句,實在難以寬心。”她見辰王妃行事溫和,為人心存善意,不是那等惡人,這才敢冒險放下世俗大禮來問一句,只是……
嘉月道:“孟小姐不如直言。”
孟清蘭遲疑片刻,猶猶豫豫道:“此趟江南之行,您兄長容大人也在其中,我想王妃總是知道些訊息的……小女想問,不知賑災大臣徐允章徐大人,現病情如何?”
孟清蘭抬頭,只見嘉月一臉意味深長的看著她,不覺微微紅了臉。
嘉月眉眼一挑,竟是為這?她雖從未見過徐允章,但從辰王口中,也不難想象是個英俊風流的少年郎。世上男子風流,女子總是痴情,這孟清蘭不顧自己的臉面聲譽也要來求問上一句,想是動了真心了。
想到這,嘉月少不得心下微嘆,緩和了神色柔聲道:“前兩日王爺收到江南來的信件,信中說徐大人是因勞累過度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