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心中不安被徹底壓下,李仲文看向糜荏的目光中不免帶了幾分挑釁。他聽得糜荏報了曲名:&ldo;《簫韶九成曲》,正巧在下也會,便也是這一曲吧。&rdo;
他忍不住嗤笑出聲,雙手抱胸觀看糜荏自尋死路。
師長欽與好友相視一眼,不明白糜荏為何也選擇了這首曲子‐‐在他們看來,李仲文方才與人合奏雖然討巧,但的確提升了他本不出眾的琴藝。而在場簫、笛技藝能比得上那兩人的,寥寥無幾。
向師長欽借了琴臺,糜荏除錯一番,也不提請人共奏。師長欽思索片刻,推了推身旁好友張頌:&ldo;子賀兄,你會笛,快去幫長史。&rdo;
張頌:&ldo;……&rdo;
他生無可戀地瞥了師長欽一眼,恨不得把這貨拖出去打上一頓。他是會笛,但不如李仲文好友,若一會糜長史不滿他拖了後腿,這可如何是好。
但師長欽與李仲文之間齟齬,他都是知道的。只好磨磨蹭蹭地在師長欽充滿殺意的眼神裡,無奈自薦道:&ldo;糜長史,在下會笛,可隨您一同奏曲。&rdo;
糜荏倒無所謂伴奏。但既然他這一方有人開口幫助,他也不會不給面子。
如此一來,倒還缺一人奏簫了。
於是旁人紛紛眼觀鼻鼻觀口保持緘默,一時之間竟唯有蟬蟲嘶鳴。
李仲文抱胸冷笑。
他正要開口,身後便有一個溫潤如玉的聲音道:&ldo;在下荀文若,略通音律,糜長史可願與在下共奏?&rdo;
糜荏轉頭看他,彎唇一笑:&ldo;多謝。&rdo;
李仲文的臉色登時冷了下來。他霍地回首看向荀彧,目光滲人。
荀彧性格穩重,從來不愛出風頭,但他們都知道他的樂藝很高。只是李仲文實在想不到,一向被他們奉為首席的荀文若,竟會在這等關鍵時刻背叛於他。
難道上次司空荀爽那一病,終於讓潁川荀氏看清現狀,準備丟棄風骨向十常侍低頭了嗎?!
李仲文氣的牙癢。
但他們心中所想,又與荀彧何干?他只是毫不猶豫起了身,走到糜荏身旁坐下。
他迎著夏風走來,糜荏很快便聞到一陣濃鬱但不刺鼻的香味,正是大家族們最喜歡的西域薰香。
等兩人準備完畢,糜荏撥動琴絃。於是清澈明淨的琴音響起,如潮水般四溢開去。
荀彧面上有了一點詫意。
他說自己略通音律,不過謙虛罷了。古人有云聞絃歌而知雅意,在糜荏奏響第一聲琴音起,他便聽得出糜荏琴藝之高超,甚至在所有人之上。
到底是什麼緣由,使得這樣一個有才之士透過買官進入朝堂,甚至連他的恩師都閉口不談呢?
荀彧心中升起了這個疑惑,但如今畢竟不是深究的時機,定了定神吹奏玉簫。
隨琴音裊裊,簫笛之聲很快逐漸融入其中,初聽似乎與方才李仲文三人不相上下。但精通音律之人都能聽出,若說李仲文是將自己的琴音融入好友樂聲之中,那麼糜荏很明顯地主導了這一曲,讓簫、笛完全跟隨了他的節奏。
琴有九德之說,乃是君子之器。但大多合奏時候,因為古琴聲音較輕,常被其餘樂聲蓋過,難以顯現它的獨特。
與李仲文不同,糜荏稍稍放慢了彈奏速度,荀彧與張頌亦在引導之下下意識吹的很輕。但正是這微不足道的更改,這首《簫韶九成曲》竟顯得異常脫俗空靈,帶著直入心扉的穿透力,讓眾人不由自主挺止了脊背,甚至對天地有了一絲敬畏之心。
天祭之音,不外乎如是也!
便在眾人沉浸於此時,忽地響起一個很突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