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功名,塵與土(第2/2 頁)
解到了解,從不熟悉到熟悉,為了寫書我去查了看了大量的資料和影片,從而慢慢的喜歡上她們。小鳥,小公主,貝貝,蘭蘭,緒兒,yoda,喜子哥
寫第一本的時候是最快樂的時候,各種意義上都是,也是第一次讓我賺到了稿費雖然每個月不多,但是這對於當時無所事事在家的我來說已經是莫大的認同。
後來的後來,這種認同感和情緒價值是能支撐我碼字寫下去唯一的動力。
博文之中,是為數不多從之前到結局都有存稿和大綱的一本,所以他少了很多天馬行空的想象,多了更多其實是早在下筆寫這個人物之前就想好的結局。就像其中的伊藤萬里華,在開始寫之前我就想好了結局是悲劇的。
而到了林哥的時候,更多的是後半段艱苦。再說一遍,其實我是很吃狀態的作者,這個狀態不是碼字的手感,而是當時的心境,寫林哥那段時間是我求學道路上最荒誕和無助的幾年,對自我存在的懷疑,對未來的迷茫,對自我能力的質疑,對一切的一切得不到情緒價值的低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那時候的我寫的很不開心,因為生活就是不開心的,那這樣不開心的我怎麼能寫出筆下多情又開心的林哥呢。所以第二本的時候出現了大量的斷更和請假,作為上架的第二本,我已經漸漸感覺到了無力。但是又不敢完全不寫,因為每天碼字,然後蹲在作家助手前看有幾個人訂閱,有幾個人評論成為了那時候我為數不多的快樂。因為我知道,憑藉著每天的努力,起碼還有人能關注我,支援我。
好在那樣的日子過的不算太慢,等到小雪乃出生的那一刻,我已經擺脫了這樣的心境,不是因為生活和科研變得更好了,而是我與這樣的自己和生活去妥協了。
所以小雪乃的畫風變成了有些擺爛和無拘無束的小女孩,不會為了當c而動容,會為了周圍人的成功而感動,也會在結局偷偷跑走。在開書的那一刻起,我其實也想好了結局。
就像那時候的我自己一樣,隨波逐流,接受平庸的自己。
等到清水的那一刻,其實我已經忘記了剛開始碼字時候的感動了,甚至忘記了為什麼來飯乃團的初心了,對於我來說乃木坂已經成為了一個符號,裡面的人是誰都已經不重要了,碼字成為了一種習慣。
清水的時代,經歷了我求學的最後的歲月,到那一刻博士畢業,對於清水來說,這本小說也註定要走到完結了。
暮然回首,我才發現中年了。
今年過完年。
三十了。
古人都說三十而立,我現在三十沒有而立,反而越來越胖了。
三十功名塵與土,我三十沒有功名,只有塵與土。就像剛出家門的壞狗在生活的泥塘裡打著滾,滿身泥汙,卻還以為自己了不起,咧開嘴壞笑著,朝著生活怒笑這前半生的荒唐。
生活有時候需要找到一些虛無縹緲的寄託。
最近在網上刷到很火的一段話:“如果你註定跟這個人這段緣沒結果,而你在時候又特別愛這個人,你要過程,還是結果,還是轉身就走。
點開評論區網友是這樣說的:我會選擇抓住這段關係,直到抓不住為止!心理學有個說法叫脫敏階段,大概意思就是勇往直前,直面痛苦,把愛意耗盡,把自尊磨平,把南牆撞倒,直白一點放下你的自尊和驕傲把你的愛意坦蕩無存的放在ta面前,看ta是如何傷害你,拒絕你,說出每一句狠心的話做出每一件決絕的事,把自尊磨平把愛意耗盡,直到徹底不愛,最終你就會醒悟,把原先的那個自己從內在打碎,然後重新開始不破不立!
也很:()日娛之旅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