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5(第2/2 頁)
是時府的小姐捐贈的,正是為受乾旱困擾的百姓所準備。
當年南方水患時,時歸變賣了大半家產,才能滿足當地災民所需。
而這麼多年下來,時家所積累的財富早非常人所能估量。
就是這麼多賑災物資置辦下來,對時家來說,也不過是把某幾個地方的盈利拿出來,雖有損失,但遠不至傷筋動骨。
在這麼多賑災銀糧的震懾下,旁人再不敢說三道四。
而這一回,時歸再也不用借什麼皇家的名義,錢糧所至,當地百姓皆知——
這是京城時府捐贈的。
此等作為,乃為奔赴北疆的司禮監掌印祈福,願其安然凱旋。
十月中,北狄發起新一輪進犯。
彼時北疆的防禦工事已重新修繕完畢,後方糧草供應及時,又有司禮監掌印坐鎮,一應行止,皆按新規,凡事令行禁止,稍有違背,當得軍法伺候。
在這等嚴苛的管束下,原有退縮之意計程車兵們也不得不重新打起精神,總不能沒死在戰場上,先斃在軍棍下。
也不知那掌印從哪裡尋來的幾十煞神,一個個武功高強,訓起兵士來也毫不手軟,短短半月,就讓手下士兵脫胎換骨。
後來,他們才隱約聽說。
原來這些煞神都是從司禮監出來的,本為死士之身,來時得了掌印承諾,此役過後,可脫去奴籍,論功行賞。
封侯拜將的機會就在眼前,他們豈有不賣命的?
以至當北狄再次入侵,他們赫然發現,北門關外將士戰力與之前截然不同,蠻狄攻城數次,皆鎩羽而歸,士氣大敗。
十一月初,北地騎兵馳援。
原是獨孤部落的王太后聽聞北疆困境,特集結五百騎兵前來支援,與北門關將士裡應外合,將進犯的蠻狄打了個措手不及。
半年間,北疆戰況扭轉,捷報不斷。
來年五月,北狄王派遣使臣和談,願俯首稱臣。
時序赴疆一年,終得班師回朝。
而與他一同回來的,除了一眾戰功赫赫的將士,還有遠嫁北地的大公主,也就是如今的獨孤王太后。
訊息一經傳回,滿朝議論紛紛。
一合一
這一年來,朝中多事,百官少有清閒。
原最該頭疼發愁的戶部和兵部,卻因幾次大規模的善商捐助,少有為銀兩發愁的時候,反而是忙著將善商捐贈的錢物登記造冊,再上稟皇帝,看是發往北疆還是何處。
莫看那大批錢物都是各地商賈所贈,可如這般商賈自發籌捐善款的行為,實為大周開朝以來的頭一回。
而時歸在牽頭這些事時又並未隱匿自身存在,朝臣只需稍一打聽,就能知曉促使了這一切的人是誰。
當日太子妃的冊立詔書定下後,就有御史諫言此旨不妥。
或是暗指時歸出身不好,或是以世家貴女為例,坦言太子妃之位有更適合的人選,若非顧忌掌印出徵北疆,不好寒了他的心,或許連時序也逃不過這些點評去。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時歸不光要為連續空虛的國庫所操心,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