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8(第2/2 頁)
時序始終記著,時歸曾與他說過,祁相夷此人,乃難得剛正正直之人,一生追求公正,不畏強權,敢為百姓叫冤。
若真如此,將他外放到飽受良氏壓榨的上庸郡,無需時序說什麼做什麼,稍作引導,他自己就會對沽名釣譽的良首宰做出攻訐。
而時序所做的,無非是促使良氏對他出手,以祁相夷受到的些許苦楚,換得良黨的早日下臺。
事實證明,在某些事情上,祁相夷當真如他所願,成為了一把指哪打哪、鋒芒畢露的刀。
重新換上蟒袍的那一刻,時序與伺候衣飾的時一說:“有了祁相夷,往後的司禮監,再不是朝上的出頭鳥了。”
他已經尋到了更好的利器。
直至整件事情終了,時歸才後知後覺地想起——
原書中,也有涉及掌印貪汙的點滴描寫的。
當時提起這事的,還是祁相夷本人,只因證據缺失,不僅沒能打擊到掌印地位,反因此被記恨上,導致了他的第一次貶謫,也成為他與司禮監掌印恩怨的開端。
而當下的現實中,掌印並未對賑災銀有過半分染指,甚至因為時歸的衝動,還散了大半家財,成為整場江南水患中貢獻最多之人,褒獎雖晚,但總有到來的一天。
當然,比起陛下賞下的許多金銀,時歸更在意的,則是她幾次出門時,從路人口中聽到的議論。
有人說:“那司禮監的掌印當真是人不可貌相啊,都說太監貪財,我向來只聽說過哪個太監又收了多少銀子,卻還是頭一次見到,將自家的財產用作救助災民的。”
還有人說:“雖然告示上說,散盡家產給災民準備糧食的是掌印的女兒,可若沒有掌印的應允,這豈是一個十來歲的小兒所能決定的……還是掌印|心善啊。”
“那可不,你們莫不是忘了,前些年朝廷出現了貪汙大案,便是掌印督辦的,不光肅清了腐敗官員,還替清高無辜者洗清了冤屈,像那翰林的高大人,不就是掌印救下的。”
最終,百姓一致認為:“不管是掌印的決定,還是掌印女兒的決定,這好事總是他們父女倆做的,能養出這般心善的孩子的人,又能是什麼壞的?”
時歸完全沒有功勞被侵佔的不悅,一邊聽著,一邊認可地點著頭,有時興致來了,還會探頭應和一句:“對對,掌印可就是個低調的善心人呀!”
等眾人回頭再看時,她則一溜煙跑進了人群裡。
一連數日,時歸都熱衷於在大街小巷走動,去聽那些對阿爹的讚美。
一合一
正值晌午,七月的天格外灼人,火辣辣的日頭高懸在頭頂,烘烤得地面都冒著絲絲白煙。
今年的夏天比往年都要炎熱,這才入暑幾天,就出現了好幾起百姓被熱暈在田裡的意外,幾個北方郡縣都隱有大旱之勢,早早給朝廷上了摺子,請求早日開閘放水。
若只是天災,大周也不是第一次應對的,多多少少還算有些經驗,提早預防,加上多多關注,總能將損失降至最低。
偏偏就在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