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黛玉救夫(下)(第1/2 頁)
詔獄的地牢內,依舊是暗無天日。而在深處的一間牢房裡,卻有著一盞正在燃燒的油燈在微微發亮。
突然,陣陣如驚雷一般的鼓聲自上而下,將躺在乾草堆上餓的頭暈眼花的王攸驚醒。
他提起為數不多的力氣,從地上爬起身子,順便脫下靴子,蹣跚著來到柵欄前,向外左右張望了一眼,然後砰砰的敲了起來,並大聲喊道:“來人!快來人!”
這一折騰,果然驚動了看守的獄卒。只是一陣兒,便瞧著暗道中亮起一盞燈籠,由遠及近的快速來到牢房門前,一張突兀且醜陋的面孔在油燈亮光的對映下顯得頗為猙獰,反將王攸給嚇的一屁股又坐回了地上。
獄卒並未嘲笑王攸膽小,而是目光陰冷的看著後者,肅聲問道:“何事?”
王攸用手指了指上面,搖頭晃腦說道:“這鼓聲太噪!吵得我腦袋嗡嗡作響!”
獄卒聽著王攸的抱怨,又想起了上頭的交代,當即冷笑著警告道:“王相公,我奉勸你一句,千萬別想著耍什麼花招。憑你這個身板,我一拳打二十個不成問題!”
“不敢!”王攸拱了拱手,可還是忍不住心裡的好奇,請教道:“目下是國喪期間,何來的鼓聲?”
獄卒被問的愣了一下,然後像是想起了什麼,面色突變,立刻提起燈籠轉身快步跑開。
“喂!嘿!”只留下王攸獨自一人在這幽黑絕望的地牢中,孤獨的吶喊著。
而王攸不知道的是此刻的地面上早已經亂成了一鍋粥,他聽見的鼓聲則是由擺放在宮門外的登聞鼓發出的,至於敲鼓的人正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林黛玉!
《淮南子主術訓》中雲:‘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這諫鼓便是登聞鼓的雛形。
歷代王朝的定鼎開國者,大都目睹過前朝盛衰敗亡的經過,明白一味的閉塞言路,使小民申冤無處,最終只能使千里長堤,毀於一旦。所以他們對於言路是否通暢十分重視,本朝太祖皇帝也不例外,是以太祖年間百姓一有冤情,便可直接擊鼓申訴,由天子親審,任何官員不得從中阻攔。
也正是這一舉措,使得天子與百姓之間的關係愈發融洽和諧,民心自然而然的歸附於太祖皇帝,但同時這登聞鼓也被權貴世家出身的等一眾官僚所忌恨。
太祖皇帝在世之時,自然無人敢違拗,可其後的百年間,每有官員上奏要取消登聞鼓時,其時在位的皇帝都以不肯違背祖上遺命一口回絕。
縱然如此,可這登聞鼓不招人待見卻成了事實。以至於太上皇即位主政的四十多年內從未響過,畢竟太上皇的時期是許多人鼓吹,懷念,至今還津津樂道的太平盛世!
盛世無飢餒,那自然而然的就沒有冤情了。
但現在,這一陣陣如雷鳴般的登聞鼓聲,卻敲動著所有人的心絃。
太極宮中,正在假寐休憩的太上皇陡然睜開雙目,其內精光一閃而逝,然後又快速的閉了起來,裝作聽不見將身子朝裡翻動了一下,可喉嚨中卻欣喜的發出幾個含糊不清的音節道:“好啊!敲得好!”
“廢物!”天子氣急敗壞的一腳將戴權踹倒,憤怒的吼道:“你是怎麼辦事的?啊?”許是用力過猛,天子被這力道反彈的向後撞在了御案上,發出‘砰’的一聲悶響,疼的他倒吸了一口冷涼氣。
“主子!”戴權哪裡顧得自己胸口的疼,當即連滾帶爬的上前安撫天子,“主子請息怒,奴才這就”
話音未落,天子卻是冷眼看向戴權,目露殺機且龍顏扭曲道:“那是登聞鼓!是太祖皇帝親自設下的諫鼓!你是想讓我被天下人罵死嗎?然後後世的史書上記載著我是個無道昏君?”
天子鬱悶的想吐血,連‘朕’都是沒用,直接稱呼起‘我’來。
“奴才罪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