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朝天闕(第2/2 頁)
督王子騰之子。
正當眾人心思各異之際,殿外又是傳來三聲淨鞭響。
“嘩啦!”朝服鞋靴颯沓齊整,文武百官盡皆匍匐跪地,將手中笏板橫陳在前,山嵩道:“恭迎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子駕臨,御極九天,百官臣服,山嵩萬歲。
這便是大朝會的盛景。
“諸卿平身!”
“謝陛下!”又是齊整的嘩啦一聲響,文武官員皆起身垂首肅立。
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於階陛之下,對百官喝道:“有事出班啟奏,無事捲簾退朝!”
“陛下,徐州三道境內暴民騷亂已經鎮壓。此外去歲五月裡因北河決堤一事,陛下聖人之德,撥款賑災一千二百萬兩庫銀用以修繕其境內河堤,恢復地方民生,其境內已有多處府縣百姓”
“陛下,揚州金陵有呈報,言之治下浙東道海盜倭寇猖獗,雖多次派兵剿滅,可仍舊”
“陛下,西海沿子處有軍報傳來,說是周邊敵國窺伺,常有軍事調動,雖有南安王爺領兵鎮守,可那西海之處離我中原腹地有近萬里之遙,若從蜀州治下的川貴調兵前往,只怕南面的暹羅,占城等也會乘勢”
,!
“陛下,平安州有捷報傳來,工部官員於境內發現一處巨大礦脈,預計可採鐵精及其它金屬達千萬料,只是這冶煉開採皆需銀兩扶持”
“陛下,每三年一次的科舉應試各州,府,縣”
一道道關係到整個國家的民生,教育,軍事,工業,國防的訊息從官員口中道出,聽得殿裡殿外一眾官員皆是振聾發聵。當然更辛苦的是坐在偏殿裡的那些來自翰林院的人,他們需要快速的記錄下朝堂上的每一條資訊,以便來日送至內閣交由大人們處理審閱,然後再派發給六部以及六部所轄的部門。
不知過了多久,大殿內也射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聽著訊息一條條的減少,文武百官所有人的心中也開始定下了心來,甚至有人已經在想早膳的事了。
“陛下,臣王攸有本奏!”王攸瞧著這些大人們說的差不多了,於此刻從隊伍中站了出來。坐在高處的天子聽見他的聲音,也覺得有些驚訝,不過更多的是好奇。他朝著都察院堂官——總憲韓拙看去,然後目光又移至吏部右侍郎李賢的臉上,不過此二人並無異色。
“臣要參兩個人!”
“哦?!你倒是說說,要參何人?”天子的目光一一掃過百官的臉上,頗具玩味。百官們皆豎起耳朵,屏住呼吸,靜靜地聽著。
“臣第一個要參的人是兵部大司馬賈化,這是臣早已寫好的奏疏,敬呈聖上御覽!”王攸將備好的兩份奏疏自袖中取出,恭敬的雙手呈上,復又說道:“臣第二個要參的人乃是家父!”
“子參父,這是大逆不道!豎子敢爾!”武官那邊當即有人破口大罵,咆哮金殿。
:()紅樓之韶光如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