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出發(第2/2 頁)
,腳程比較快,而且不用像饑民兵那樣,走兩刻鐘就要休息一會。
所以,一個多時辰後,就已經來到了劉毅等人駐紮的山坳。
一天不見,許彪就帶回來這麼多的人手,還都是道士,讓瘌痢頭等人都驚奇不已。
明禮等六個俘虜,本來想著會有派中高手前來救自己出去。
沒想到現在看到上百位同門師兄弟,都來跟自己作伴,恨不得抱頭痛哭一場。
不過許彪回來後,也解除了不給他們吃飯的禁令,同時恢復了他們的行動自由。
明禮抱著一個麵餅,啃得那叫一個香啊!
瘌痢頭和啞巴,作為饑民兵的正副教頭,上前和明心寒暄起來。
“今後大家就是戰友了,有的是時間認識,現在趕緊拔營出發!”
時間不早了,如果再不出發,就要準備做中午飯了。
許彪下了命令,眾人開始收拾東西,放在獨輪車和騾馬身上,陸續出發。
由於道兵們身有武功,腳程快,如果讓他們跟饑民兵一起行動,是一種資源浪費。
於是許彪讓這百名道兵走在前面,到了二十里外埋鍋造飯,等飯熟了,落在後面的饑民兵也該趕到了。
九十八名道兵,帶著那位擅長做素齋的胖大道士明齋,和鍋碗瓢盆,一起上路了。
明齋未出家前,就是一個比較有名的廚師,破家上山之後,掌教說乾脆就叫明齋吧!
走在隊伍中間的,是獨輪車和馱運物資的騾馬,最後是兩隊共一百人,成建制的饑民兵。
三百人的隊伍,開始在山路上蜿蜒前行。
斥候和傷員們可以騎馬,其餘人一律步行前進。
眾人都打著綁腿,這東西可以防止長途行走途中刺草劃傷、蟲蟻叮咬等問題,還能有效緩解腿肚子痠痛。
除此之外,鞋丟了可以把綁腿包住腳,臨時充當鞋來用;受傷後可以應急包紮傷口止血,骨折了也能用它固定;做擔架;翻牆爬山,幾條接起來就能做繩索……
這東西古已有之,並不是哪個穿越者發明的。
前面的百人道兵很快和後面的隊伍拉開了距離,越走越遠,漸漸看不到了。
饑民們吃了幾天飽飯,每天還有肉,漸漸都恢復了一些。
他們把自己的兵器和木甲,放到獨輪車上推著,自己空手走路,已經和正常人沒有多大區別了。
許彪隊伍裡的木匠多,閒著沒事就做東西,木甲人人有份,又陸陸續續的做了十來輛獨輪車,用來盛放雜物。
獨輪車這個東西,如果不會推的話,要雙手用力把持車把,保持平衡。
但是如果熟練之後,推著獨輪車,和空手走路差不多累。
並且由於車子有慣性,有時要追著它走兩步,所以普遍來說,推著空車比空手走的快。
開始沒有鐵料,許彪還讓木匠首領劉大鵬做了一些木軸承,用在大車和獨輪手推車上。
後來,打下了岐山縣城,弄到一些鐵料,許彪除了做出一對大鐵錘之外,還弄出了鐵質的軸承。
這樣一來,車子都變得輕快了不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