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慢熱選手(第2/2 頁)
搞好組織建設工作外,必須要打仗才能生存下來,教員是游擊戰大師,他總結出的十六字游擊戰方針: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就是游擊戰的最佳作戰原則。
這些原則一旦總結出來,很快就會擴散出去,敵人也會知道,但知道原則有什麼用?能夠用的得心應手才是關鍵。就好像拳擊一樣,普通人都知道防守反擊,但做不到啊,看到拳頭過來就全身發硬,躲閃的時間不是太早就是太晚,總是把握不到最佳時機,新手只能不停挨拳頭。咋個做到恰到好處,這就需要在經驗豐富的教練指導下,反覆訓練,慢慢才能做到得心應手。
戰爭也是一樣的,教員就是頂級大師,他在井岡山親自指揮的三次反圍剿戰爭,充分展示了這十六字方針是如何運用的,第四次反圍剿雖然不是他親自指揮的,但運用的依然是他的那一套,也取得了勝利。
在這段期間,林彪和尋淮洲學習的很快,表現的非常好,上升很快,尤其是尋淮洲,是跟隨教員秋收起義的心腹,軍事奇才,22歲就當上紅軍軍團長,當然,他死的早,22歲就戰死了,不然前途無量,很可能代表秋收起義的山頭取得元帥軍銜。
,!
粟裕這個時候表現沒他們出眾,雖然也受到朱毛的賞識,但賞識的程度有限,只幹到了師長這個級別,始終在這個級別來回撥動,比林彪差遠了。
第五次反圍剿的時候,國共實力差異巨大,傻子都看得出來,打不贏了,必須跑路,但直接跑路風險很大,周圍都是國軍,被包圍就完蛋了,最好派一支軍隊假裝主力,吸引國軍火力,掩護主力撤退,主力撤退的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長征了。
紅七軍團被選中了,作為炮灰部隊,軍團長就是尋淮洲,粟裕任參謀長,由於在敵人的地盤上作戰,損失很嚴重,殘餘部隊和方誌敏的紅十軍團一起,在譚家橋戰鬥中,被王耀武圍住,尋淮洲戰死,方誌敏也被俘虜。
粟裕運氣比較好,帶著軍團剩餘的500人跑路到浙江,改編為工農紅軍挺進師,粟裕任師長,其實就是游擊隊,粟裕率領游擊隊在光頭的老窩子裡面打游擊,光頭就是浙江人嘛,四面都是重兵,可以想象有多艱難。
粟裕屬於典型的慢熱型選手,在井岡山的時候,不顯山不露水,主要是環境所致,周圍都是大佬,輪不到他發表意見,他自己也沒法認識到自己有多牛逼,沒有什麼單獨表演的機會嘛,所以一直不溫不火。
到了浙江以後,情況完全不一樣了,他突然變成最高領導了,這幾百號人完全要聽他指揮,周邊全是國民黨的軍隊,只要失策一次,幾百號人分分鐘完蛋,所以說環境塑造人,人都是被被逼到絕境後,所有潛能才被激發出來。
大家看紅軍戰術的時候,經常:()14年抗戰往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