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冥土(第2/4 頁)
壽光侯陽聖卿的建議,又或者說是蠱惑,率軍先行渡河,但並不打算只靠著自家這兩千騎孤軍奮戰。
於是,齊敬之站在這片殘火未熄、濃煙繚繞的深山焦土之上,翻手取出了一具路煞屍。
黑漆漆的石碑落在黑漆漆、光禿禿的焦土之上,碑頂懸著一盞白慘慘的紙燈籠,碑前還蹲著一隻黑色石狗。
“路煞屍,迷途之憂、歧路之苦,徘徊於道、為人指引,善惡參半、生死殊途,性寒、味辛、無毒,障眼目、擋煞氣、通幽冥、定方位、傳訊息。”
原本按照齊敬之與孟夫子在王都時的商議,這具路煞屍應當放置於禁水關內,只是少年在親眼見到禁水之北的險惡形勢之後改變了主意,覺得還是應當先慮敗後慮勝,將這處幽冥兵道的路口藏得更隱秘些為好。
此地遭了這樣一場極特殊的火災,無論是焦土之景還是殘留的氣息都堪稱可怖,短時間內應當沒有野獸和異類願意靠近。
等到都城隍衙門為開拓禁北冥府而準備的鬼將陰兵到了,就更加不用擔心。
齊敬之站在路煞屍前,眼見黑色石碑上頭只有指北的箭頭標記了一處地名——繡嶺無常谷。
大齊王都之南、東西繡嶺之中有許多人跡罕至的清溪幽谷,這所謂的無常谷便是都城隍衙門選定的立碑屯兵之地了。
齊敬之略作思量,伸出左手在石碑上十字箭頭的中央位置輕輕一抹,那裡便立刻出現了五個鐵畫銀鉤的大字——禁水血屍嶺。
有天地玄鑑在,在路煞屍上刻字這種小事,只需他動一動念頭便可達成。
至此,兩具路煞屍之間的聯絡便算是建立成功,可以互相瞄定方位、傳遞訊息,只不過若要建起一條可供通行的幽冥兵道,尚且需要一物。
齊敬之開啟虎君玉盒,從中取出了一張三尺長、兩尺寬的黃裱紙。
這張黃裱紙以雲紋描邊,上頭寫有密密麻麻的黑色文字,散發著松齡縣特產松煙墨的獨特香氣。
“嘿,孟夫子這送禮都送到都城隍衙門去了。”
齊敬之拿眼一掃,見黃紙上的黑字無非是“關隘無阻、見此放行”之類,此外還蓋有“大齊陰司”“都城隍”“威靈君”三顆方形大印。
此物便是大齊都城隍衙門開具的所謂“冥途路引”了,原本應該是專門給予某個特定的死靈,讓它在踏黃泉、入輪迴時不受沿途鬼神的阻截乃至刁難,如今卻是被用來與路煞屍一起開闢幽冥兵道。
齊敬之略作端詳,便將這張“冥途路引”往面前的路煞屍石碑上一按。
黃紙才一接觸石碑便無火自燃,細碎的黑色灰燼飄落在下方的焦土上,與黑漆漆的地面融為一體。
齊敬之靜靜等了片刻,見路煞屍並無異動,即便是透過心燭丁火看去,也只是泛起或黑或白的朦朧微光,所謂的幽冥兵道更是不見蹤影,便忍不住又將銀煞風母燭臺取了出來。
“燃!”
銀煞血焰登時綻放出陰冷的光華,以少年為中心,將石碑、燈籠、石狗以及周圍的一小塊焦土都染上了一層血色。
下一刻,原本毫無動靜的黑色石碑猛地膨脹開來,向著上方和兩側飛速擴張。
齊敬之眼皮一跳,連忙飛身急退,呼吸之間就已經立身在三丈開外。
再抬眼看時,只見在原本石碑的位置上赫然出現了一座高大而厚重的石門,足足有三丈高、兩丈寬,幾乎堪比一座城門了。
這座石門乃是兩扇對開,眼下卻是門扉緊閉,窄窄的一線門縫之中漆黑一片。
門上無匾,只懸掛著一個巨大的白紙燈籠,此刻同樣散發著血紅色的光暈,與少年手裡的燭火交相輝映。
這座石門孤零零地矗立在深山之中、焦土之上,若是齊敬之願意,大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