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出發慶源(第1/2 頁)
根據《三國志地理志》、《史記地理志》和《世宗實錄地理志》的記載,仁川在三國時代初期隸屬百濟管轄,史稱彌邵忽。
在高麗時期在此設定了買邵忽縣。到了新羅振興王時代,成為新羅的領土,後來在統一新羅時代的景德王16年,改稱邵城縣,成為YULJIN國的領土。
在高麗時代,邵城縣曾一度屬於樹州,後來此地作為肅宗的母后的誕生之地,改名為慶源郡並得到升格。
慶源郡正好距離最近的鴨綠江有百里之地,也是因為曹中平等人只管往敵人相反的地方跑,也就來到了慶源郡附近。
眾人花費數個時辰的時間趕路,風塵僕僕地趕到慶源郡城門之下,衝著城樓上的官兵大喊開門。
原來自此之前慶源府官兵便發現了遠處揚起的黃沙,至少有數百騎兵同時踩踏才能做到這個效果,於是心下存疑。
西門守將大感意外,好像也沒聽說朝廷那邊有什麼訊息啊,心想難不成是西邊來的賊兵,謹慎之下便命人將城門緊緊閉。
這也倒正常,只是曹中平等人覺得很難受,剛到就把門關上了,搞得像自己是什麼瘟神來了似的。
眾騎說的一口地道的朝鮮話讓城門守將有些迷糊,莫非這賊兵還是本地人不成?他實在拿不定主意,便派人趕緊去通知郡守。
郡守陳炳旗此時與客在家中設宴,這時一名著急忙慌計程車兵敲了敲門,陳炳旗皺了皺眉頭讓其進來。
士兵拱手道:“西城門來了一隊數百人規模的騎兵,他們說是北道邊軍的人,一時也不知真假,不知郡守是否要去看看?”
陳炳旗嘆了一口氣,對來客恭恭敬敬的行了個禮,笑道:“下官有事要失陪一下,對不住了。”
“陳大人的事都是大事,我這邊不要緊,你趕緊去吧。”說話的是一名女子,舉止投足間盡顯優雅。
陳炳旗道罪連連,之後便小心翼翼地退出了屋子。士兵出來後就順手將房門關上。
陳炳旗罵道:“這一天天的事怎這麼多,來人要是有公文直接放進來不就行了,用的著本官親自去看嗎?”
士兵解釋道:“郡守大人息怒啊,要是他們有公文咱也就放進來了,問題是他們根本不出示任何公文。”
陳炳旗點點頭,“既然是這樣還真得一見,今年糧食收成減少山上盜匪又增加了不少,是當地馬匪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說罷便已經來到了郡守府門口,士兵剛想上馬就被陳炳旗給拉住,他一把騎上士兵的戰馬駛向西城門。
郡守走了卻留得那士兵一人在飛沙中凌亂,陳炳旗最後還大喊一聲讓其走回去。
士兵不甘心還想掙扎一下,向郡守府門口的守衛說道:“那個,咱郡守府裡還有馬嗎,小的馬被郡守大人給借走了。”
兩名看守齊聲說道:“沒有。”
其中一名看守還補充道:“要馬你自己找郡守大人還啊,我可是聽見了,大人可是要你走著回去呢!”
那士兵見心思被識破,只好作罷,悻悻而歸。
陳炳旗一路狂奔,沿街百姓紛紛避讓,官差也都認識郡守大人不敢阻攔,因此不大一會就到了城門口。
西門守將早就在這迎接了,待陳炳旗下馬便上手接過其馬鞭,恭恭敬敬地又將事情複述了一遍。
陳炳旗擺擺手道:“你那傳令兵已經給我說了事情經過,本官這便去會會那人。”
陳炳旗平時都在郡守府待著,沒事也會外出巡遊什麼的,但很少會來城門樓子,便讓其給自己帶路。
守將點頭哈腰地稱是,走在前面做著迎接的手勢,“大人慢點走,這邊。”
陳炳旗得意地一哼了一聲,隨手將手背在身後,又將腦袋仰起45°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