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星星之火(第2/2 頁)
八名士人,被官府判處秋後斬首,金聖嘆這八人還被抄沒家產,這就是清初江南三大案之一“哭廟案”。
在朱國治的包庇下,哭廟案的始作俑者任維初免議釋放,官復原職,不過,“躲得初一,躲不過十五”。
到了第二年,朱國治因為父親去世的緣故,悄悄辭官回家,於是朝廷便將江蘇巡撫這個官職交由韓世琦擔任。
這韓世琦知道任維初民憤極大,便隨手編織了一個藉口,將任維初斬殺於南京三山街。任維初被斬殺那天,蘇州百姓不顧路程遙遠,紛紛趕往圍觀,拍手稱快。
康熙十二年,吳三桂起兵反正時欲脅降,他嚴拒,被殺,身為大周各軍將士們分而食之,骸骨無一存。
而處獄中危難之時,金聖嘆依舊放浪形骸。
一天,他突然想到什麼,欣喜若狂,他大聲喊來獄卒,讓人給兒子帶一封信:“字付大兒看,花生米與豆乾同嚼,大有火腿之滋味。得此一技傳矣,死而無憾也!。”
獄卒偷看後也是哭笑不得。這也是大師最後一句被記錄下來的話,後人得知,一個個躍躍欲試,想要知道是真是假。
金聖嘆非常看重這個兒子,從小教他吟詩作對。金雍童年時,一大早就忙著吟詩,金聖嘆便給他修改。
父子情深,其樂融融。
再次迴轉到行刑那天,金聖嘆被押赴刑場,金雍提著酒飯,為父親送行,哭成了淚人。
金聖嘆於心不忍,故意轉移話題:“我出個對聯你來對。”
隨即吟出上聯——
蓮(憐)子心中苦。
可是,金雍哭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金聖嘆便替兒子對出下聯——
梨(離)兒腹內酸。
對完這幅對聯不久後,金聖嘆便被劊子手砍頭,這年金聖嘆54歲。
“俄而,炮聲一震,百二十一人皆畢命。披甲者亂馳,群官皆散。法場之上,惟血腥觸鼻,身首異處而已。”
將死之時,談笑風生。
或許是受到了父親的影響,金雍也似金聖嘆年輕時候的幽默,不過他也多了對韃子朝廷仇恨,他曾在無數個日夜夢到了父親臨終前的那幕。
前路漫漫亦燦燦,往事堪堪亦瀾瀾。金雍聽說寧古塔內興起了一股義軍,於是便奮不顧身地想要加入進去,為殺韃子的義士們建言獻策。
即使失敗後自己也許會受到牽連,那麼自己迎接的將會是滅頂之災,不過說到底也就是凌遲處死,就像當年父親寫的《哭廟文》一般,最後毅然決然地赴死。
這或許是億萬萬個寧古塔發配者中的縮影,他們在韃子腐朽的統治下被定為“有罪”的標識,在這邊疆地區償還他們的“罪行”。
好在透過義軍的奴隸,也有少部分人在寧古塔與流放的親人相聚,金聖賢見狀便道辭去找金雍了。
吳兆弿無奈地搖搖頭,轉而嘆道:“將軍,要是覺得老夫這份名單沒問題,便就這樣吧。”
易小龍點點頭,“金雍策論精彩絕倫,從道理上講更應該拿第一,便讓金雍做這屆科舉的狀元郎吧,陳光召則做榜眼。”
又見天色已晚,兩人隨便說了點客套話便回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