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1/3 頁)
&ldo;閤眼眯糊一小會兒,天就亮了。我趕緊爬起來伺候老太后,生怕老太后病倒就麻煩了。還好,老太后和皇上全都很好,我們才放下心來,堵心的事又發生了,夜裡不知什麼人弄水,把汲水的瓦罐子摔碎了。越忙越添差錯,趕忙託人到街裡用銀子買個舊的。這已經是天大亮了,不知是什麼風聲漏了出去,街裡的大戶人家知道這批住的人是太后和皇上,送來了幾屜刀切饅首。不是一般的圓饅頭,是四方的,用板刀切成塊的饅首。還有骰子似的、小方塊的鹹菜,兩桶小米粥。這真是雪裡送炭。他們不敢說是貢獻給老太后和皇上,因為知道宮裡頭禮儀森嚴,只說是給下人們的。另外,知道要行山路,特意奉獻三頂騾馱轎。
&ldo;我無論如何也忘不掉這些新鮮事兒。這都是我沒經過和沒見過的。所謂騾馱轎並不是駱駝拉著的轎車,與駱駝一點關係也沒有。說確實一點兒,是騾子背上馱著的一種轎。只是不用人抬,是由兩匹騾子一前一後、在兩個騾子中間的背上搭成一種轎。前面的騾子等於轅騾,是管掌握方向、擇選道路的,後面的一個叫跟騾,緊跟轅騾後面,不許脫節、保持穩定的。這兩個騾子都是老搭檔,馴練有素的。平常沒有馴練的騾子是不行的。這種馱轎,沒有畜拉轎車那種顛簸之苦,又比人力抬轎走的速度快,能上坡下坡走窄路,最巧妙的是,當頭騾拐彎的時候,轎下面有個圓盤,能隨著旋轉,叫轉盤,使馱轎保持平穩。騾馱轎在西北地方是大戶人家的主要交通工具。西貫市街裡的大戶人家一氣奉獻給三乘騾轎,是很可觀的了:這要有六匹騾子,三個腳夫,當這兵馬荒亂的年景,總算是很豪氣的了。
慈禧西逃時受過&ldo;恩寵&rdo;的百姓
&ldo;我還要順蔓說下去,據說西貫市的這個大戶姓李,是個開鏢局子的,習武出身,很有點俠義味,在這一帶很有點名氣。最值得佩服的,他派了個嚮導,姓楊,40上下歲,極精明。我認識這姓楊的,因為後來他一直送我們到張家口北,路途時間長了,所以有所瞭解。據說鏢車一到城鎮時,要大聲呼喊,叫亮字號,行話叫喊趟子,喊的人叫趟子手,姓楊的就是個趟子手。這些事都是沿途增長的新知識。
&ldo;騾馱轎很高,在轎尾帶有個腳踏凳,我們把腳踏凳拿下來,攙扶著老太后登著凳上了轎。老太后第一乘,皇上第二乘,皇后第三乘。就這樣離開了西貫市。又重新僱了輛轎車,給我們侍女坐。從此告別了蒲籠車,因為它走得慢,趕不上轎車的速度,所以不要它了。
&ldo;要記住,這是老太后第一件最寬心的事,自離開宮以後,居然有人給奉獻東西了,怎能不讓她老人家欣慰呢!
&ldo;我們當侍女的也總算熬過了苦難的第一夜。
&ldo;我說得太粗糙了,但大致是這個樣子!&rdo;
古書上說&ldo;窮猿奔林,豈暇擇木&rdo;。慈禧的夜宿西貫市,大有點這種意思吧!
(註:1986年6月7日《北京晚報》載有祖籍西貫市村李佩倫先生的《騾馱轎&iddot;西貫市》一文,稱:慈禧逃出北京,第一站是在西貫市村落腳。……西貫市是以李姓為大族的回民村,因它位於出西直門經海淀、溫泉,北上居庸關的道上,是南來北往要衝之一,故村裡為官、經商、習武者極多。光裕行本為李家開的鏢局,有東、西光裕兩個字號,慈禧倉皇逃到西貫,正值光裕東家李子恆在家,便把家裡的騾馱轎獻出。同村人楊巨川作嚮導,護駕西行。慈禧還朝不忘舊事,封楊巨川為引路侯,授李子恆為新疆伊犁縣令。此文可作參考。)
從昌平到懷來(1)
&ldo;那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七月二十二日的早晨,我們陪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