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體質血食(第1/3 頁)
直到穿越東漢之後,劉滄隱隱發現,現代人有著頗為無知的自大與驕傲。
古代人,人家可真的不傻啊。
琴棋書畫,合縱連橫,精巧工藝,自然觀測,等等諸般事物言之無意,單說一個豬的問題,現代人對古人的認知就天真的可愛。
東漢,家豬分為兩種。
怎麼說呢。。。
簡單概括,豚與豕,是不同的。
這種不同並非指的大豬與豬仔之間的不同,豬仔為小豚,更多能吃的豬肉同樣也是來自於大豚。
東漢人不吃豬肉?窮人吃不起?富人嫌賤肉?
別鬧了,都說了人家不傻,有些豬肉,它是真的不能吃的。
跟心理無關,是會影響生理的,會吃死人那種影響。
何為豕?豕為家下。
俗話有云,無豕不為家。
也就是說,在這個時代,能被真正意義上算作安家落戶的中原之人的家中,基本都有豬的存在。
人們生存離不開吃喝拉撒。
而所謂的豕在家下,不是養豕吃肉,而是解決家中那拉撒的重要環節。
人們對能吃的豬會叫豬,也會叫豚,但通常卻不能稱豕。
好吧,有點惡俗,豕(shi,三聲)是放在茅房下面養的,而它們的主要食物,呵呵。。。
這種豬是不能吃的,氣味、病菌、寄生蟲充斥它們裡裡外外,而現代同樣也有這麼養出來的豬的存在。它們,多在非洲。
非洲人不吃豬。什麼宗教信仰之類?別扯淡了,他們什麼玩意不吃?你問他們自己信不信。真當人家傻啊?
東漢人是不吃豕的。一為破家,二嘛,人家不想找死。
至於現代的小機靈鬼們,閹豬去味?呵呵,人都會閹,你說人家不會閹豬。
與豕相比,豚則不同。
月豕為豚,字面為初生豬仔,也是用豬草糟粕餵養長大的豬。
豬吃的很多,想要正經飼豚,基本都需要抽出專門的人力照料它們。
這也導致百姓間飼豚的人並不多,一些條件較為完善的家庭則會養豕,偶爾弄些草料,其主要作用則是解決家中茅房中的囤積物。
牛不能隨便殺,禽多期待產蛋,也就是所謂的雞子。馬匹,哪怕是騾馬也非常精貴。
民間市面上販賣的肉食除了野味之外,主要肉食依舊是豬羊。
而在這其中,屠戶,就成為放貨、把關的一個重要的環節。
雖然外界多有對屠戶的嫌棄,但在庶民當中,屠戶依舊有著相當的社會地位。
除了自家需要一定規模的飼豚之外,他們在肉食的販賣上也要有著良好的信譽。
什麼牲口能殺,什麼不能殺,什麼能賣,什麼不能賣,這些都屬於屠戶需要負責的環節。
時至今日,因為現今儒家文化的影響,社會中上層人士多對殺豬屠狗之人抱有非議。
但其實,屠戶的社會地位並沒有想象中那麼低的。
有職責便有地位,此乃常理。
有地位,便要承擔職責,這也是古人的常識認知。
嗯,那些畜生當朝的朝代不論。。。
而一些古人對職責的自覺與注重,對口碑的重視程度,現代人可能多少有些難以理解。
至於漢末這個時期,人們對屠戶貶義遠超往常,其根本原因,大概不乏那身居高位,屠戶出身的國舅何進的因素吧。
也正是因為所謂信譽環節,劉滄不介意劉備說他養牲口乾屠宰,但對豚與豕的區別卻非常的重視。
這方面劉備倒也不是無知,只不過在他看來,家中獨戶的劉滄想要飼豚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