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重新分組2(第1/2 頁)
林曉梅眨巴著眼睛問道:“大隊長,咱們拿一等工分的,人頭糧和細糧比例可比三隊高多了,咱們又沒犯錯,直接把咱們調到三隊不太好,不知道的以為我們犯錯了。”
拿一等工分的可都是幹體力活的,那口糧肯定得多分一些。
幹得多吃得就多,飯都吃不飽還怎麼幹體力活,糧食多細糧肯也多不少,細糧是按總糧食的比例分的。
二隊三隊的口糧,都按三百六十斤的標準分,一隊的人按四百八十斤,你要是有多餘的工分分得更多。
這個問題在大隊長的意料之中,林曉梅的話一落他就說道:“你們去了三隊也是一樣的,只要你們工分能達到一隊的標準,分糧就和壯勞動力一樣,吃不飽還怎麼拿高工分。
把你們知青安排在一起幹活,這可是村裡經過深思熟慮才決定的,你們和村裡人思想不一樣,觀念不一樣,經常鬧矛盾,別的不說,就林曉梅你自己說說,這個月你和一起上工的村民吵了多少次架了?”
林曉梅不吭聲了,那些對她拿一等工分意見很大,老是挑她的毛病,每次她去上廁所喝水,那些人都要嘮叨幾句。
她就搞不懂了,給她幹活的是林少陽和劉遠達,關那些人什麼事?天天盯著她不放。
於是有時候她忍不住,就跟這些人吵起來了,
大隊長見她不說話,冷笑了一聲,他就知道這個混工分的肯定有意見。
三隊雖然也有不少拿高工分的,可都是家庭困難的,一個人上工要養活好幾個人,工分都不夠一家的口糧。人口少的也盼著能多分到點錢。
大家從來沒想過多分糧和細糧的這事。
昨天他回去跟媳婦左翠萍說了這事兒。
左翠萍聽了直皺著眉頭說:“其他人肯定沒意見的,那些知青巴不得不用去上工呢,但是林曉梅不行,她去了三隊就沒人給她幹活了,其他知青自己的任務都完成不了,怎麼可能給她幹活呀,肯定拿不到滿工分了。不過她肯定不會承認之前是混工分,估計會拿糧食來說事兒,你要是不處理好,她肯定又得讓你們都下不來臺。”
其實大隊長也納悶趙村長為什麼把林曉梅塞進一隊。
趙村長家裡的人也從來都沒走過後門佔大家便宜,怎麼就讓林曉梅這個外人佔便宜。
經過左翠萍的提醒,大隊長一早又來找村幹部重新商量分糧這個問題,別到時他承諾了其他人又不同意。
好在大家同意他的建議他們,他們村裡又不是缺糧食的村,反正是用工分換的,每年剩餘的糧食要上交“愛國糧”,還不如多分點給社員些。
把林曉梅塞進一隊的趙村長還想跑路,被大隊長拉著不讓走留下,說知青都歸他管尊敬他,待會林曉梅要是撒潑就讓趙村長來震懾對方。
見林曉梅不說話大隊長繼續說:“其實這也為你們知青著想,你們能幹的多賺點工分,年底分紅時手裡也寬裕點。
再一個跟著社員早出晚歸地上工,你們自留地也沒時間打理,柴火也沒時間撿。
還有就是你們三個新來的女知青都才十六歲,別說你們城裡,就我們農村的,你們看到有幾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下地掙工分的,女孩子都是在家裡收拾家裡,乾的是輕鬆活。你們這個年齡跟著大部隊早出晚歸地幹農活,你們體力跟不上,這不三個都病倒了。
村裡的意思就是你們想拿高工分的,那就多幹點,你們每天拿二十個工分我們也沒意見,不缺工分的,或者不能幹的,只要你們不欠大隊的糧食,我們也不會說什麼。”
這建議知青點除了林曉梅,其他知青都是贊同的。
四個男知青,顧清時、林少陽還有王海洋都是高幹子弟。
雖然現在家裡的處境不好,餓死的駱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