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5 頁)
三解釋,再加上張二郎等人現身說法,眾人的情緒逐漸被調動起來,整理軍營的事情也就順利展開。其實大家一起動手做同一件事,可以在無形中加深眾人之間的感情。特別是當一些新兵,看到直屬上司衛朔跟大夥兒一樣幹活時,就更加賣力了。
二十歲的王翔,本是彭城內一普通農戶,家中五口人,有幾畝水田,如果風調雨順的話,他們家的生活基本上衣食無憂。可這所有的一切都被司馬奧的亂命給毀了,他自己也被官府強徵入伍。
剛開始的時候,王翔對所謂的兵營充滿了牴觸和怨恨,甚至他早就在心裡打算好了,只要有機會他就會偷偷離開,他才不會傻傻的給官老爺們賣命。
但衛朔的到來改變了他的想法,經過幾次與新的兵曹從事大人交流,王翔才意識到他參加訓練並不僅僅是為了城裡的官老爺,更多的是為了自己家人。
正如兵曹大人說得那樣,如今徐州危難,外患四起,急需熱血男兒保家衛國。有了新的認識之後,王翔徹底改變了之前消極訓練的態度,開始積極配合兵曹大人的安排。
新任兵曹大人不但為人精明幹練,處事公正,而且有很強的人格魅力,還很熱心幫助人,很多新兵都願意跟從事大人交流。尤其是王翔,他一逮著機會就積極向衛朔請教。有時衛朔忙得沒時間教他,王翔還轉而向張二郎他們打聽衛朔在嶗山的情況。
王翔越是瞭解得多,越覺得衛朔不是一般人!而且他對衛朔的敬仰之情也越來越大!
有了想要進步的**,王翔也就開始積極參與衛朔在軍營內開展的各種活動,慢慢地成了新兵中的積極分子。在所有的活動中,王翔最喜歡參加的就是由衛朔主持的骨幹學習。每次學習的時候,他都會把衛朔說得每一句話牢牢記下,下去後再反覆揣摩。
軍營整理完畢,王祥和其他新兵們,開始接受正規的軍事訓練,所有教頭都是來自護衛的骨幹。反正背靠刺史府這個大戶,衛朔制定的訓練計劃強度比嶗山時強兩倍。也多虧了有刺史府買單,否則他真養不起這三千士兵。
怪不得人人都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雖然衛朔手底下的兵裝備的是冷兵器,但每天光是吃喝拉撒消耗的物資都不少。儘管每次衛朔從刺史府領來的很多物資,可他從不貪汙且都全額髮了下去,所以物資還是以非常快的速度被消耗掉。
除了每天的訓練外,衛朔每天還要抽出時間組織新兵學習,他這種行為更是震驚了整個徐州官場。魏晉官府對貴族奉行的是精英教育,對庶民則採取的是愚民教育。可衛朔這種行為完全跟大晉士族信奉的觀念完全相反。
衛朔舉辦學習班,不但是為了在軍中普及知識,更重要的是想推廣自己的思想,吸引更多的人追隨自己。為了督促眾人學習,這些課都不是上上而已,而是要定期考核,只有透過了考試才能被提拔為下級軍官。
儘管新兵只有三千人,衛朔還是很認真參考了魏晉時期的軍隊編制,再加上後世一些經驗,最終決定將其編為一廂三營九曲二十七都五十四屯二百七十什五百四十伍,每級對應的軍職分別為指揮使、軍司馬、軍侯、都伯、屯長、什長、伍長。
屯長以及屯長以下為低階軍官,從都伯以上至軍司馬為中級軍官,指揮使以上都是高階軍官。這個編制可以說完全顛覆了魏晉以來較為混亂和隨意的軍隊編制,重新劃分了清晰明朗的等級制度,讓各個軍官能十分清楚的知道自己手底下到底有多少人。
除了軍職和編制有了較大改變外,新軍變化最大的是,衛朔引入了後世現代軍隊中常見的軍銜制。在衛朔的設想中,武將的軍銜應該和文官的品軼作用相同,都代表著該人應該享受的待遇。而軍職和官職則應該是此人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雖然衛朔引入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