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科普(第1/2 頁)
“師父,前面的路走不通,橋斷了。”這時滿滿發現前面的路不能行駛,就在路旁停了下來。
多多聽到他說橋斷了,就抬起頭看向他所指的斷橋。當看到前面的情況,多多隻剩滿頭黑線,那不叫斷橋好嗎。
事實上前方的橋樑並沒有斷了,而是從橋中間的河底挖了條隧道,車輛到中間的時候,都是從河底隧道透過。
這是為了船隻容易從河面通行,一般的橋都是船隻在橋底經過,而這座橋的設計,在於船隻是從橋中間上面透過。這樣方便了大型船隻的航行,不會有限高的問題。
多多以前看過新聞,知道國內有很多特色橋或建築,就是為了吸引遊客而建造的,這座橋就是如此。
它的特色就是車輛在兩邊橋樑,從高往低地行駛到中間河流交匯處,車輛到了有河水的地方,就進入隧道里,從河底隧道到達對面。這個隧道必須從橋上才能看到,但從側面看,就像橋斷了一樣,根本就看不見什麼隧道。
多多無語的看著滿滿,真的印證了沒文化真可怕的論據。多多也不再氣惱滿滿剛才的話,略帶同情的看著他。同時開始科普告訴大家,這座橋的不凡之處。
滿滿聽完多多的科普,只能尷尬的笑笑。沒辦法啊,他不可能一直神識延伸出來,看不到那橋內有乾坤也是情有可原的。
等滿滿開到上橋樑的位置,遠遠看去,大家確實看到橋上有一條往下延伸的洞穴(在凌雲他們看來,隧道就像洞穴。)。洞穴正上方,就是河水。
真的驗證多多所說的,這橋就只是中間從側面看像斷了,橋上看著就能看到那隧道了。
滿滿嘀嘀咕咕:“幹嘛搞得像斷了一樣,誰知道橋底會搞個什麼隧道啊。”
多多聽到他的嘀咕,就反駁他:“這叫城市規劃,這樣的特色橋能作為當地特殊風景,可以用來吸引遊客來這裡打卡。
而且這種橋還可以兼顧船與車的同時行駛,起到更高的效率。有的橋是從中間斷開,往兩邊升起,讓船隻從斷開的部分透過。不過這類橋就只能兼顧一樣交通工具的通行,不像這座橋可以兼顧兩邊。”
“那隻要把橋樑建高點,船隻和車輛就可以同時透過啊。”滾滾提出自己的見解。
“那是你沒看過大型的輪船和貨船,才能這麼說。那些船的船身都很高、很寬大,還要多方考慮河道的吃水能力、橋樑的長度、橋身的承託力,還有橋墩地基的穩定性等問題,才能建造比較高一點的橋。
反正建一座橋樑並不像想象中那麼簡單。不過國內還是有很多橋建得很高,能讓船隻和車輛同時行駛透過的。只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座橋是比較少見的,我只能說這是當地特色,為了吸引更多人來這裡觀看遊覽。”
“有機會真想看看你說的那些橋,看它是長什麼模樣。”易來感興趣的說。
“我在電視上還看過一種橋,那種橋整得科技感滿滿的。那橋建得很低,與水面的距離很近。橋中間整了個環形路,環形路有四根橋墩支撐。
環形路邊緣也用很多大橋焊材連線橋頂,每當有船隻要經過此處,兩邊的環形路就往橋頂升起,這樣就形成一個大拱橋,方便船隻經過。
由於還有兩個大橋墩在那裡,船隻有限制大小和高度。不過每次看到環形路自動升起那刻,都會覺得很神奇。
當有輪船或貨船要過橋時,橋上兩邊的車道就提前閃爍黃燈,再亮起紅燈,車就停下讓船隻先透過。”多多想起曾經電視上看過的橋,不禁的誇讚。
“什麼是電視?為什麼要先閃黃燈,再亮起紅燈呢?這樣有什麼寓意嗎?”滾滾問出他發現的問題。
“哦,忘了介紹,這世界的交通規矩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根據紅綠黃燈控制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