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十一年級下 第二十六節 假期第七週(第2/6 頁)
他,還是隻是敷衍他。當然,我是真的關注他了,但是如果我沒有關注到他,也很好,本來自己就要學會長大,沒有人和自己是完全一樣的,沒有人能完全滿足自己的要求,學會做自己能做的,放下自己不能改變的。
---------------------------------------------------------------------------------------------
2024820
這兩天大沖突沒有,小衝突不斷,有意思,我一直在參加共修,我感覺我學習的內容似乎與兒子和我的衝突都有關係,好像老天爺就是要看我是否可以堅定地做真實的自己似的。
首先是關於生抽和老抽的問題,是在早飯時,兒子繼昨天問過一遍之後,今天又問了。
其實,我昨天就解釋了,生抽是適合於涼拌,老抽適合於紅燒;生抽是清淡一些的,老抽是濃厚一些的。今天兒子又問,我就把我從手機上的查詢到的給他念了一遍,兒子仍舊說,“既然有的菜譜放了生抽,再放老抽,說明兩個就是不一樣的。”我沒有否認不一樣,只是我們家不分。兒子最後說了一句,“肯定味道上還是有區別,所以還是希望能分一分。”我最後丟了一句話說:“我要是能做到我就儘量做,我做不到的,謝謝你的支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事情發生之後,我的第一個反應是舊有的習慣冒出來的,“哼,自己又不做飯,還那麼挑剔!”隨後又冒出第二個角度,“說明兒子有研究的精神,想要分清楚老抽,生抽,可以啊,我可以各買一瓶,然後分別做同樣的菜,嚐嚐味道,看看他更喜歡哪一個。如果這種研究的精神用在別處也不錯啊!”
於是,中午吃飯時,我向兒子表達了,說“如果你需要做什麼菜用老抽或者生抽,我就給你買。”我還告訴他,我想到做一樣的菜,用生抽,用老抽,再用我們家常用的醬油做一遍,他來分辨一下哪個更符合口味。兒子卻說不用。我也告訴兒子,我通常不分的。
隨後,又跳到另一個話題,兒子說到我之前不講究菜的好看不好看,我說有些人對此不敏感,兒子就爭論說有些基本的肯定看得出來,又爭鋒相對地爭論了一會兒。現在想想,兒子無非是對我之前不講究菜的相,只想著好吃就行,長什麼樣都沒關係,他對此有意見罷了。最後,聊得並不開心,所以結束時兒子表示不想和我溝通,他關上門了,我以最後一句高聲叫到:“不可能別人和你想法完全一樣的!你可以溝通出來,想溝通就溝通,不想溝通就不溝通,沒關係的。”結束!
確實是這樣,兒子的意見就是他的看法和我的不一樣,他覺得我沒有采納他的,而不高興,或者覺得我有在敷衍他,或者不認真應對。但人生就是這樣,沒有兩片葉子是一樣的,所以不可能別人和你的想法完全相同,認識到這一點,也應該是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
晚上吃飯時,又是一爭論。我告訴兒子說,有一個博物館的引導員的工作,因為一週工作六天,就沒辦法給兒子做飯了,問他的意見。由此展開去,兒子又表達了他的不滿,是關於我前幾年不找工作的事情。我明確地告訴他:我的工作情況,是我和爸爸商量決定的。如果你有什麼需求,我可以看看怎樣去滿足。兒子就抓住這一點說,前幾年就可以去工作的,而說我做的事情以後還可以做,延伸到我呆在家裡陪著也沒有什麼意義。我說,我覺得很有意義,兒子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依然會有他對我在家的那種有點兒輕蔑的感覺。整個過程中,我就是表達說我們倆的看法不同,只是你的需求是什麼,我願意考慮,其他的你不用管,我和爸爸商量就好了。最後又是不歡而散!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