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試飛就是我為之奮鬥終生的事業(第1/2 頁)
想要做一個合格的試飛員,就需要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
技術人員去修改飛機的燃料箱的設計了,秦風再次一頭扎進了試飛院的資料室裡面,當秦風進去的時候,一眼就瞅到了上面放著的最新一期的國際飛行期刊,純英文版。
“小劉,謝謝,把那本書給我。”秦風向著資料室的負責人員說道。
小劉拿起雜誌來,說道:“就知道你會來拿的,其他人來看,幾乎看的都是國內的期刊,咱們這裡訂閱的國外期刊,能看懂的人不多。”
當國家撥亂反正之後,出版也走上了正軌,一些軍事雜誌,比如兵器知識一類的期刊,都開始正常出版了。
但是,真正有價值的,還是國外的期刊,戰鬥機sn的能量機動理論,從越戰總結的經驗教訓,還有14,15這些先進的戰機,秦風都是從外文期刊上了解到的。
以前上大學的時候,秦風是在大學的圖書館裡,每次都去搶這些最新的雜誌,當時有很多人都會去搶,現在好了,這裡的雜誌,幾乎都是專門給秦風準備的。
秦風拿著這本英國的國際飛行期刊,開啟來,認真地看起來了。
首先介紹的是歐洲的狂風戰鬥轟炸機,這款飛機的效能很先進,尤其是發動機,居然是三轉子的,由於他們各國在研發中投入了大量的成本,都迫不及待地希望把這款飛機給賣出去,各種效能介紹的很詳細,生怕外界不知道了一般。
秦風看的津津有味,這飛機的設計,依舊使用了可變後掠翼,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西方世界最後一款可變後掠翼的戰機了,因為現在最新的航空理論,已經開始向什麼翼身融合,大邊條翼前進了,試圖利用渦升力來提高戰鬥機的大迎角效能。
看完了這個,已經過去了半個小時,秦風看這種文章,絕對不是走馬觀花地看個熱鬧,他要仔細地推敲,哪裡寫的正確,哪裡誇大其詞,加入了自己的判斷和分析,這樣就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這種戰機了。
等到翻完了之後,秦風更是心中一喜,下面的一篇文章,是對耶格爾的採訪!
老兵不死,老飛行員的精神長存,耶格爾的故事,激勵著多少試飛員奮勇向前。
他曾經上過二戰,數次被擊落,當戰爭結束的時候,已經是一名擊落11架敵機的雙料王牌,之後就開始了試飛員的生涯。
他是第一個衝過音速的人,當時他的肋骨還是斷的,之後,他並沒有功成身退,而是繼續奮戰在試飛的第一線。
1975年3月1日退役時他已飛行了10000小時,飛過10多種不同的軍用飛機。而在退役後,他進入的航空公司,繼續試飛各種飛機。
這是所有試飛員的楷模,也是秦風最敬佩的榜樣。
現在,秦風看著這三頁的採訪,感覺到自己的心中都開始不由得激動起來,第一句話,就是耶格爾的名言:哪怕死亡也不能讓我放棄飛行。
問:“耶格爾先生,您最近在試飛什麼飛機?”
答:“現在正在飛海軍的1,這款飛機是我們最新的科研成果,大邊條翼,翼身融合,具有多功能的效能。”
這個記者很不會寫,或者說是敷衍了事,居然直接就是問和答的形式,但是,這些問題逐漸深入,卻是讓人最期待的,裡面有很多秦風想要知道的東西。
當翻看到第二頁的時候,秦風終於看到了一個問話:“您能給我們講一講飛1戰鬥機的低空大表速的故事嗎?”
“任何飛機的試飛,低空大表速都是一個風險性很高的科目,我在飛這款飛機的時候,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這款飛機飛不到設計的速度。”
秦風感覺到自己的手指頭都開始顫抖了,如果這本書是自己的,自己肯定會用鋼筆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