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黃帝內經百家講壇翟雙慶 > 第17章 (12)從脈象看身體虛實與疾病風險

第17章 (12)從脈象看身體虛實與疾病風險(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錦繡芳草湖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綜武:開局簽到明玉功穿越三國?不慌,我先拐走關二爺大唐里正喂!當乞丐去啊?穿越之帝臨九天大秦哀歌快穿:每一個位面都是救贖文火影:開局解開查克拉限制大秦:開局簽到火麟劍老曹給的太多了,只能幫他打天下我在西遊,靠美食殺穿江花玉面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餓殍:仙尊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龍珠:我被布歐吃出混沌體三世情愛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在中醫理論中,脈象洪大這一體徵,確實與體內陰陽平衡的狀態息息相關。首先,我們來理解一下“陰精不足而陽有餘”這一表述。在這裡,“陰精”通常指的是體內的精微物質,如血液、津液等,它們具有滋養、濡潤、寧靜等作用;而“陽”則代表著機體的功能活動,具有溫煦、推動、興奮的特性。

當陰精不足時,意味著體內的滋養物質減少,無法充分制約陽氣的亢進,從而導致陽氣相對有餘,即“陽有餘”。這種情況下,陽氣失去了陰精的制約,便會過度活躍,產生熱邪,進而引發一系列熱病症狀,中醫稱之為“熱中之病”。

脈象洪大,正是這種陰陽失衡在體表的一種反映。洪大脈的特點是脈體寬大,搏動有力,來勢洶湧,如波濤洶湧般洶湧澎湃,這反映出體內陽氣旺盛、氣血充盈的狀態。然而,這種充盈並非健康狀態下的充盈,而是由於陰精不足,陽氣失去制約而過度亢進的結果。

因此,對於脈象洪大的患者,中醫在治療上通常會採用滋陰清熱、調和陰陽的方法,以恢復體內的陰陽平衡,從而緩解熱病症狀,恢復健康。

脈象來時急疾而去時徐緩,這是由於上部實而下部虛,氣逆於上,多好發為癲僕一類的疾病。脈象來時徐緩而去時急疾,這是由於上部虛而下部實,多好發為癘風之病。患這種病的原因,是因為陽氣虛而失去扞衛的功能,所以才感受邪氣而發病。

“有兩手脈均見沉細數的,沉細為腎之脈體,數為熱,故發為少陰之陽厥”。這句話描述的是,當兩手脈象均表現為沉、細、數時,通常意味著腎臟的病理狀態。沉脈表示病邪在裡,細脈則多表示血虛或陰虛,數脈則與熱邪相關。因此,當這三種脈象同時出現時,往往提示著少陰經的陽厥病,即由於腎臟陰陽失衡,陽氣上逆而導致的眩暈、四肢厥冷等症狀。

“如見脈沉細數散,為陰血虧損,多發為陰虛陽亢之虛勞寒熱病”,正是對脈象與病症之間深刻聯絡的精準描述。

我們來逐一解析這四種脈象:沉脈,指的是脈象深沉,按之始覺,通常表示病邪在裡,正氣不足;細脈,則是指脈象細如線,應指明顯,多表示血虛或陰虛;數脈,即脈象跳動較快,通常與熱邪相關,也可能表示體內正氣與病邪鬥爭激烈;而散脈,則如同散落的珠子,按之無根,浮散不收,往往預示著正氣耗散,病情危重。

當這四種脈象同時出現時,即脈沉、細、數、散並見,便意味著患者的身體狀況已經相當嚴峻。陰血嚴重虧損,陰虛無法制約陽亢,導致體內陰陽失衡,從而引發一系列虛勞寒熱病症。這些病症通常表現為低熱纏綿、盜汗不止、乏力倦怠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伴有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

這種脈象與病症的對應關係,可能與人體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以及神經系統的功能異常有關。陰血虧損、陰虛陽亢,可能導致機體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下降,神經系統調節失衡,從而引發一系列複雜的病理變化。

“脈浮而散,好發為眩暈仆倒之病”。這句話描述的是浮散脈與眩暈仆倒病症的關係。浮脈通常表示病邪在表,散脈則表示正氣耗散。當脈浮而散時,往往意味著正氣虛弱,無法固攝氣血,容易出現眩暈、仆倒等症狀。

“凡見浮脈而不躁急,其病在陽分,則出現發熱的症狀,病在足三陰經;如浮而躁急的,則病在手三陽經”。這句話總結了浮脈與病位、病性的關係。當浮脈不躁急時,通常表示病邪在陽分(即體表或臟腑的陽面),容易出現發熱等症狀,且病位多在足三陰經。而當浮脈躁急時,則表示病邪在手三陽經,病情可能更為嚴重。

“凡見細脈而沉,其病在陰分,發為骨節疼痛,病在手三陰經;如果脈細沉而靜,其病在足三陰經”,以及“發現數動,而見一次歇止的脈象,是病在

目錄
港片:融合鬼背,開局截胡小結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