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甕城(第2/3 頁)
兩邊整齊的磚牆,兩兩五步間隔的不知名石獸,還有甬道頂端偶然可見的莫名的紋路。
不知為何,縱然清楚前路必定兇險莫測,他的心情卻逐漸激盪。
那是一種莫名的期待。
“走了,道士。”
慵懶淡漠的女聲潺潺入耳,玲瓏的身形在他眼前一閃而過,帶起一陣清風。
紅姑娘這些年隨盜魁陳玉樓見慣了大風大浪,對面前的一切顯得有些興致缺缺,時而打著呵欠。
一雙明皙如玉的纖手攏在袖中。
待得李長清追上前隊,陳玉樓洪亮清朗的聲音飄入耳間。
“諸位兄弟請聽陳某一言!”
“咱們卸嶺群雄也不是天生的響馬賊寇,只因當今世道大亂,與其在水深火熱裡苦捱,還不如到綠林道中做個好漢,做出些爭氣的舉動來,也好叫世人刮目相看!”
好傢伙,陳總把頭又開動員大會呢
李長清微微一笑,也上去湊熱鬧。
只聽陳玉樓接著道:
“陳某身後墓道的地宮裡,都是元人殉葬的金銀財寶,諸位兄弟想想,此等明器當真是墓中古屍之物嗎?”
“不,絕對不是!”
“這墓中的無數寶貨貴器,試問有哪一樣不是元人從咱們老百姓手裡搜刮去的?這一件件都是民脂民膏啊,都是咱們勞苦大眾的血和汗凝成的!”
群盜雙拳緊握,一臉的同仇敵愾。
“這些個元人貴胄,生前受用了,死後還要擺在身邊,寧願一同腐爛,也不肯還與苦主!難道真的以為頭頂上的那個老翁沒長眼睛嗎?”
言至於此,一些耳根子軟的盜眾已經悄悄抹起了眼淚。
“如今我等來了,正是替天行道,這便是一報還一報!”
陳玉樓振臂一呼:
“能舉非凡之事的必是豪傑,諸位兄弟,大著膽子隨陳某搬空墓中寶貨,取回我們自己的東西,還於世間!”
“總把頭威武!”
“原為陳總把頭赴死!”
群盜聽完個個心情激昂,志氣高漲,熱血沖天,恨不得用手中鐵鍁把瓶山翻過個來!
那些當兵的卻懶散慣了,一個個都是老油子,自然不吃卸嶺盜魁這一套,只是跟著裝模作樣地附和。
“曹他奶奶的,陳總把頭說得真好,把老子都給感動了”
羅老歪在後面假惺惺地搓了搓眼,提著槍走到前面,補充道:
“都給老子聽好了,向前的重重有賞,退後的送去見閻王!我曹他祖奶奶,那些dio的明器一個不留,都給老子搬回帥府去!”
眾當兵的當即一陣叫好。
“真是一群土匪”
李長清好笑地搖搖頭,閒庭信步地跟了上去。
眾盜前擁,果就如群蝗過境,所到之處,寸草不留。
前邊一排舉著火把,手裡拿著石灰袋,腰上掛著鴿籠的盜眾專門負責探路照明器。
後面一排提著馬燈,揹著竹簍的,見到值錢的物件就拿,拿不動的就毀。
兩個時辰後,墓道從南到北,就只剩下了幾根光禿禿的石柱。
其餘不是被群盜運送了出去,就是被砸了個乾淨。
按羅老歪的原話,這就叫他奶奶的“卸嶺解山,物取必極”!
群盜邊走邊搬,復攢行了三四百步,墓道逐漸變得更寬,可以跑馬。
但卸嶺群盜加上工兵掘子營、手槍連,足足有千人,到也不覺得空曠。
燈火搖曳下,可見墓道的盡頭兩邊是斑駁的硃紅色磚牆,修葺如城牆。
盡頭是一面圓拱形的城門洞。
兩扇帶有銅釘的城門閉合得並不緊密,門環卻被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