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是從程朱學說入門的,但他承認陸王見識卓絕。他號召人們認同子思的思想:萬物共同生長互不相害,在平行的道路上走各自的路而互不相悖。他希望做學問的人各自抒發心得,以打破思想界的沉寂,萬派爭流,終歸大海。
第四,湖湘文化也是與外國文化相互交融的結果。明末清初,大批耶穌會士來到中國,在傳教佈道的同時,傳授了西方的科學技術知識。到了近代,曾國藩首倡清政府派遣留學生出洋。戊戌期間,譚嗣同等人擺脫傳統束縛而大力提倡西學,樊錐、易鼐等人甚至提出全盤西化的主張。後來,黃興、宋教仁探索民主革命的救國道路。在這些過程中更加增強了兼收幷蓄的功能。
湖湘文化激勵湖南人成材,而成材的湖南人又進一步光大了這種勵志文化和成材文化,因此,湖湘文化的生命力,不斷地獲得了前進的動力,不斷地更新著自己的生命。
勵志文化造就了世界人才史上的奇蹟。
湖南人在勵志文化的薰陶下不斷成材,因此使自己的家鄉湖南出現了世界人才史上的奇觀。
湖南不是人口大省,面積也不大。
湖南人口只有六千多萬,其中少數民族約五百多萬。也就是說,全國人口每二十個人中還平均不到一個湖南人。
湖南省東西寬六百六十七公里,南北長七百七十四公里。面積二十一點一八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二點二,在全國各省區中居第十一位。
湖南處於內陸,多山多水,四面閉塞,現代化開發的歷史不長。在這樣一個省份裡,近二百年來,忽然湧現出大批的人才,引領著中國歷史的潮流,不僅影響和領導了中國,而且影響了世界。這種超常規的現象,就是一個人才的奇蹟。
為了概括地描述這個奇蹟,這裡只能列舉一些最有代表性的湖南人才的名字。
清末傑出的思想家魏源,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倡導對外開放。
清末還有一批挽救清朝危機的“中興名臣”,他們當中有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羅澤南、彭玉麟、曾國荃、郭嵩燾。曾國藩和左宗棠位至軍機大學士,彭玉麟位至兵部尚書。整個湘軍系統中,共有十五人當過總督,其中有四位雖非湖南籍人士,但都是曾國藩保舉上去的,包括原湘軍幕賓李鴻章等;有十四人當過巡撫;當過布政使、按察使、提督、總兵、參將、副將和州府道員的,就不可勝計了。
維新志士的代表人物有譚嗣同、唐才常,他們用智慧和鮮血點亮了照徹暗夜的薪火。
從舊民主主義革命開始,湖南涌出黃興、蔡鍔、宋教仁、陳天華、
湖湘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4)
禹之漠、馬益福、劉道一、劉揆一、楊毓麟、焦達峰等一大批民主革命的領袖人物和革命英雄。
湖南籍共產主義革命家中的代表人物,有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賀龍、羅榮桓、任弼時、林伯渠、李富春、陶鑄、胡耀邦,他們都是黨和國家的高階領導人,幾乎盡人皆知。
這些湖南的人才,都是推動中國近代歷史的巨人。有歷史學家說,中國的近代史有一半是湖南人寫出來的。不管這種說法是否妥帖,湖南人在中國近代歷史程序中擔負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卻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湖南人才的奇蹟,由於他們在社會歷史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而顯得格外引人注目,由於他們總是在近代歷史的關鍵時刻發揮力挽
狂瀾、承先啟後的關鍵作用,而被人們長期地傳誦。
湖南人才的奇蹟以轟轟烈烈的聲勢出現,因為這些人才都表現出了一種氣吞山河的氣概。湖南人才在近代中國奮發有為的歷史一再表明,他們只要認準了一個目標,有了一種思想主張,就不會輕易改變。而總是以“雖百萬人軍中,吾往矣”的無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