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1/2 頁)
鎮南關起義是孫中山親臨戰場、向清軍開炮的一次重要起義,也是孫中山被迫離開祖國12年後,第一次踏上自己的國土。
12月1日,在廣西多年的黃明堂、關仁甫率鄉勇和潘佩珠領導的越南光復會、菲律賓獨立黨等上百人,從鎮南關背後小路向炮臺迂迴偷襲,內應守軍配合,清軍猝不及防,紛紛投降。義軍乘勝佔領鎮南、鎮中、鎮北三座炮臺。
此時,在河內坐鎮指揮的孫中山,正在焦急地等待前方的資訊。突見捷報傳來,其喜悅心情難以言表。他立即與胡漢民、黃興等乘越西線火車到同登。在車廂裡,孫中山無限感慨地說:
祖國已有我立錐之地矣!我只有一個宿望,就是入中國帝國的鎮南關,懸軍萬裡,族旗堂堂,貫通中國帝國的中腹,而出中國帝國最北端的山海關。一出山海關,則即可送卻愛新覺羅帝的末路了。蓋戰破滿洲或彼遁竄,非脫出此重關門不可。今此宿望的前半,行將告成,其後半的成就,尚不知在於何日。
3日,當孫中山出現在戰場並發表了一番即席講話時,給義軍以極大的鼓舞。起義軍佔領了右輔山炮臺,與清軍對抗,清軍死傷60多人。但孫中山到鎮中、鎮南兩炮臺視察,發現情況並不樂觀,每炮臺有炮11門,但配件多不完備,也無標尺,還不如鎮北炮臺火力完備。
12月4日清晨,陸榮廷派軍進攻義軍。作戰中,孫中山親自發炮,還興奮地說:&ldo;反對清政府20餘年,此日始得親自發炮擊中清軍耳!&rdo;黃興後來回憶說:
孫先生和我們一道持槍作戰。因為他是醫生,當出現了傷員,就在附近進行搶救,他兩者兼顧,忙得不可開交。加之這個炮臺缺水,傷員要用的水,也由孫先生到隔幾百公尺的溪谷裡去取。所以,他是最忙的一個人。
戰鬥持續到10時左右,孫中山召集人員開會研究下一步部署。大家一致認為,革命軍的形勢不容樂觀,力勸孫中山下山。孫中山激動地說:&ldo;我不願意下去!我10多年沒有踏過中國的土地,現在踏在這座山上,覺得很高興,簡直捨不得下去。我認為我們在這裡總是有辦法的。&rdo;
在黃興和胡漢民的極力相勸下,孫中山當天夜裡10點下了山回河內籌集武器。清軍調動了4000人圍攻鎮南關革命軍,黃明堂最終從毀炮臺缺口退入越南。
鎮南關起義後,孫中山在河內的行蹤被清廷探知,他們要求法國當局將孫中山驅逐出越。1908年3月,孫中山離開河內,經西貢赴新加坡。又過起了&ldo;處處無家處處家&rdo;的海上漂流生活。
此後還有1908年3月的廣東欽州、廉州和廣西上思起義;4‐6月的雲南河口起義,加上前面的六次,粵、桂、滇八次起義都告失敗。但孫中山從不為一時的失敗而動搖自己的信念。他堅信:&ldo;吾黨經一次失敗即多一次進步。&rdo;而此時的清王朝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邊疆和內陸的義舉接二連三,遙相呼應;光緒皇帝在涵元殿臥床不起,病入膏肓;74歲的慈禧太后在革命炮火中,也感到自己的末日來臨。8月,迫於形勢,清政府公佈了憲法大綱、議院選舉法要領等,定預備立憲期為9年,但這已經無法挽回清廷日益臨近的死亡。
------------
繼續論戰保皇派
------------
在孫中山為革命奔走的同時,康梁的保皇黨也沒有停止他們的活動。
1906年夏天,&ldo;保皇黨&rdo;籌備改組政黨,將組織定名為&ldo;帝國憲政會&rdo;,得到滿清權貴的支助,後來鬧了分裂。自同盟會成立以來,革命形勢發展迅速,梁啟超則意圖籌組新黨,與海外保皇會另成系統,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