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機槍(第1/3 頁)
三月十六,機槍生產線上線。
同時,巨量子彈需要的資源也同時到場。
這一次,連運費帶材料幹了自己八十多萬兩銀子,關鍵還是原料,還沒開始生產呢。
打仗就是打錢,沒得錢,光原料都買不起,打什麼,怎麼打?
六千噸原料躺在倉庫裡,一點點的往機槍廠裡運。
硝石收集池,火藥攪拌池,加熱裝置,新的機床。
整個廠房分成了好幾個大的隔間,用鐵皮和工字鋼組成的牆分開。
雖然沒生產過機槍,但是並不影響工人們的熟練。
很多東西步驟都一樣,只是大小的差別而已。
新的武器當然是用水冷機構,原因嘛,水冷笨重唄,還得帶水箱跑,還有巨重的彈藥和巨重的支架。
槍管比較粗,槍身笨重,加水箱一起六十公斤左右,使用時水箱至少還得加一半水,並且要有人專門搖水泵,而專用底座加了鉛塊,更是有一百五十多公斤。
底座上加了一根金屬桿和小鎖釦,保證拆動必壞。
這就是燕國專用機槍了。
當然,李岸還有給寨子使用的版本,那個會正常很多。
不過水冷重機槍就算正常情況,機動性也很差。
寨子裡的版本是為了填補弩機淘汰產生的強火力缺口,小木作為弩機隊伍的領隊,也有些厭煩了打打殺殺的日子。
他更願意為了農耕做貢獻,李岸打算以後把農業公司交給他管。
所以弩機不出意外的已經鏽跡斑斑。
曾夢想當大俠的小夥,最終還是愛上了田園。
只待機槍隊伍落成,李岸的寨子用銅牆鐵壁四個字來形容是真的一點問題沒有了。
城防被虎子做了大的更改,由於槍支成了自動武器,所以不需要再據城樓而守,而是靠牆廣建哨塔。
一公里一個小組,完全可以防住寨子所有牆。
放以前,寨子可不敢這麼佈防,那時候只能集中兵力守門,再派人員巡邏,不然肯定防不住。
水泥廠也在加緊建造電線杆,給城牆上繞一圈燈泡,還有哨塔的探照燈也需要供電。
唯有如此,李岸才能更好的防護寨子。
戰時就得收攏寨民,加緊巡邏,還得叫外援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
恐怕這世界沒人能想到,這麼大的地方,只要一百八十人加一些巡邏隊伍就可以完全守住吧。
以後,寨子將會越來越安穩。
這才是武器的意義,保護一方安穩,防止外敵侵襲。
機槍廠上線,李岸當然不會到別處去,一整天都待在這裡。
槍好說,二十挺最多一個月就能交付,子彈就不一樣了,取硝石粉的池子凍了又解凍,解凍了又凍上,速度那叫一個慢。
千噸級的子彈不是那麼好弄的。
而且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這麼誇張的子彈數量平攤到每挺機槍上,大概只能連續打30個小時。
就算只有二十挺機槍,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也是屬於奢侈品級別。
李岸算了一下,這次戰備,最後總共會需要一百多,將近兩百萬兩,要知道,燕國軍隊數量一直高企,儘管如此,全年軍費也一般是四百萬不到。
機槍燒錢程度,由此可見一斑,如果要機槍和彈藥管夠,那就算把燕國吃了也不行。
不過好歹是出來了,李岸沒有多話,親自操刀開始弄。
20挺是最低標準,防範的是商國和韋國。
商國這邊至少要15挺,至於韋國,倒不用太防著。
原因嘛,商國太大,而且有一半的邊境線和韋國接壤,商國眼看幹不動燕國,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