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2 頁)
男孩愣愣地看著她,直到她拿到風箏,把它放進他的掌心:「喏,給你,別再難過了好不好?」
「好。」男孩下意識回答。
女孩對他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然後要轉身離開,卻被男孩叫住了:「你是哪家的女孩?」
「我是盛王府的長樂郡主,我是隨父王一起來的。」
「盛王……」男孩的眼神裡多了一絲溫度,他站直身體,小小年紀便能看出挺拔的身姿,「我也應該去前院見見客人了。」
脊樑挺直後,就沒再塌下去,男孩一路成長,成了大楚最年輕的少年將軍。
而那天的那隻風箏,被男孩珍而重之地收藏了起來。
男孩也說不清為何會因為這一次見面就對女孩子念念不忘,他再次見到女孩,是在幾年後的一個宴會上。
粉雕玉琢的女娃娃已經長成了明眸皓齒的少女,一身紅裙,張揚肆意,姿容出眾,在一群花兒一樣的少女之間仍是最奪目的那一個。
男孩一眼傾心。
那次宴會,因著女孩在場,在座的年輕公子們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一樣表現自己,吟詩作畫,妙語連珠。
男孩一直靜靜坐在角落裡,女孩也並沒有注意到他。
男孩在戰場上屢立戰功,很快升為三品將軍。
女孩也到了該出嫁的年紀。
男孩已經計劃好,等這次戰鬥結束,便回京娶她,給她一個最盛大的婚禮。
卻沒想到,就在這場戰鬥接近尾聲的時候,他的臉被敵人擊中,在臉上留了一道格外顯眼的刀疤。
男孩被毀容的事很快傳遍京城,其他人的指指點點他全不在意,他只擔心女孩會退婚,但就算她選擇退婚,男孩也不會怪她。
畢竟女孩身份高貴,容顏絕世,平日便有不少王公貴族子弟追在她後面,極力討好她,只為博美人一笑。以她的條件,連皇子都可嫁得,又為什麼要嫁給常年不在京裡,此時又毀了容的他呢。
他是這麼想的,在回京後,一次賞花宴,他收到帖子,本不打算去赴約,卻聽說女孩也在受邀之列。
他去本是想找女孩說清楚,告訴她如果你想退婚,我會配合。
但女孩的態度給了她希望,當其他貴女被他臉上的疤嚇得亂喊亂叫的時候,她優雅起身,淡然地替他解圍。
她絲毫不畏懼地和他對視,神色是歷經千帆般平靜,只帶著淡淡的惋惜——不是覺得他人生已毀的那種同情,而只是那種淡淡的惋惜,彷彿看到美玉上有微瑕時人們會露出的那種表情。
如果說初見的印象是出於感激,再見的印象是為她的美色傾心,那麼這一眼,才真正望進了他的靈魂。
這齣戲給出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並未明示男女主人公最後是否走到了一起。
這齣戲一箭雙鵰,維護明珠名聲的同時,也是陸風巖對盛明珠一場盛大的告白,他不知該怎麼說,便借著戲曲想讓明珠瞭解他的心意。
遺憾的是,當日,明珠以為後面都是虛構劇情,還沒細看,就被拂袖而去又迴轉鬧事的趙意如打斷了。
後面的幾場,明珠也沒看過。
等到想細看的時候,這齣戲已經被趙丞相禁止所有戲班排演了。
大部分貴女都以為這齣戲是為了諷刺趙意如,後面都是虛構劇情。
少數幾個反應過來,可能這真的是陸風巖和盛明珠的故事,卻也不會拿到明珠面前去說。
因此,明珠竟不知陸風巖對自己存了這般的心思。
————————————————————
這天晚上,突然有丫鬟來告知明珠,說盛王要她立刻過去。
明珠便帶了紫韻春蟬二人去了盛王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