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據說,慈禧有時也和光緒一同用膳。每到此時,慈禧總是讓光緒跪在飯桌旁,賜給他什麼,他吃什麼。光緒並不想要這種&ldo;殊榮&rdo;,但是因為害怕得罪老佛爺而不敢拒絕。
--------------------
第十章
晚清政治舞臺上的醇親王
今天大清國攝政王載灃舉行西式宴會宴請各國公使。公使們是到這裡參加光緒皇帝的葬禮的。出席宴會的滿清官員中有曾任外務總理大臣、現任海軍衙門總監督的慶親王,曾做過農工商部大臣的慶親王之子載振,肅親王以及其他一些清廷要員和皇室貴族。宴會結束後,各國公使一致表示,攝政王的風度氣質都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日快報》
鑑於新立的皇帝溥儀尚未成年,將其父載灃任命為攝政王在當時看來無疑是最為明智的選擇。首先,載灃是先帝光緒之弟,對光緒於1898年發動的變法持同情態度。光緒自己沒有子嗣。如果讓光緒自己指定繼位人選的話,他也沒有任何理由不讓溥儀繼位,不讓載灃做攝政王。因為他對其他親王都不可能像對載灃那樣信任。在光緒皇帝看來,只有載灃才能將他的變法勝利進行到底,因為載灃同情他的變法,載灃比其他任何人都有可能將他的變法繼續下去。
再者,我們部知道,不管聖諭上是怎麼寫的,這個攝政王實際上是由慈禧任命的,因此醇親王也能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因此,如果有人認為慈禧身邊的大臣全都是守舊派,那就大錯特錯了。滿清政府中有各種各樣的維新派,也有各種各樣的守舊派。但是,儘管如此,慈禧身邊的很多極其聰明的各類人物以及朝廷高官大員既不屬於激進的維新派,也不屬於極端的保守派。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後,慈禧拉攏的正是這些人士,其中有李鴻章、袁世凱、張之洞、慶親王以及朝廷其他一些官員。正是這些人同慈禧在一起,用十年的時間,將光緒皇帝曾經試圖在中國推行的變法措施付諸實施。他們靠的是政治家的手腕,而光緒皇帝和他手下年輕、激進的謀士們則試圖用幾個星期的時間來改變中國。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攝政王載灃不僅能夠取得維新派中那些明智人士的支援,而且那些成功幫助晚清度過最後十年艱難國運的人也會支援他。而在晚清這段歷史中,極端頑固守舊的人很少,他們的勢力也很弱,我們不需要考慮他們對晚清政局的影響。因此,不管是慈禧的意願也好,還是光緒的意願也好,亦或他們兩人的共同意願也罷,考慮到各種因素,我們都認為,在當時的特定歷史條件下,立溥儀為嗣,立載灃為攝政王都是最好的選擇。
醇親王載灃是&ldo;七王爺&rdo;之子,而這個&ldo;七王爺&rdo;正是鹹豐皇帝的七弟,道光皇帝之孫。他人長得端正,二目炯炯有神,常常緊閉著嘴巴,不多說話。他走路時身體挺直,個子雖然只
比一般人略高一點點,渾身上下卻透露出一個親王的氣度。
他威嚴尊貴,聰明過人,話雖不多,但與人交談時總能找到話題,不至於冷場。他不好閒聊,但與自己的平級在一起時,卻也是妙語連珠,非常幽默詼諧。
關於醇親王的這些特點,還是在已故美國駐中國外交大臣康格上校舉行的一次宴會上體現得最為有意思。康格夫婦將西方的許多社交活動引入北京城,最重要的就是為清朝的王公貴族、朝廷大臣以及格格、福晉們舉行宴會。1904年我應邀參加康格上校舉行的宴會。同時接到邀請的還有一些朝廷高官王公貴族,其中包括醇親王載灃、溥倫、慶親王、胡總督、那桐等人。我坐在醇親王與胡總督中間。我以前在其他場合見過他們兩人,這次算是老相識了。而他們兩人更是多年的交情。雖說一個是滿清的親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