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謝四爺(第1/2 頁)
啟動車子,胡牧之朝著目的地行駛而去。
隨著車子停穩,夏菏澤看著窗外,疑惑道:“牧之,這個時間點,你帶我來這大集市幹嘛?”
胡牧之來的這個地方,位於京城德勝門外。
它還有個很特別的名字:曉市。
跟鬼市那種夜裡才營業不同,這裡天不亮不開,太陽昇到一竿子就閉市。
所以雖然是集市,但這會,這裡卻是沒什麼人。
“這裡有一家經營了十幾年的硬木傢俱店,四九城古玩行想淘硬木傢俱,基本都會來這裡。”
“老闆五十多歲,姓謝,家中排行老四,所以圈內人都尊稱他謝四爺,聽說過沒有?”胡牧之開口道。
在京城這地界,“爺”是尊長、尊貴的意思,所以後面帶個爺,代表對這人的尊敬。
當然,也有特例。
比如‘佛爺’,是對小偷的稱呼,‘倒爺’是對倒騰東西做買賣人的稱呼,還有侃爺,板兒爺等等。
“謝四爺?”夏菏澤自語了一句,腦海中開始搜尋起此人的資訊,然而,查無此人。
看著夏菏澤一臉木訥的表情,胡牧之就明白,夏菏澤肯定不知道此人。
其實,胡牧之也是根據腦海中記憶知道謝四爺這個人的。
當年,‘他’還是博物院學員的時候,曾跟自己在傢俱組的師傅來過這裡。
其實,傢俱,尤其是硬木傢俱,在這個時期,生意可謂之慘淡。
因為這會,人們都追求吃飽飯,所以在傢俱的選擇,都是那種簡約風格,價格低廉的軟木傢俱。
根本沒有閒錢去買價格高昂的硬木傢俱。
就比如琉璃廠,有買瓷器的,有賣玉器的,有賣書畫的,唯獨沒有賣硬木傢俱的文物店。
這就是古玩。
在不同時期,會隨著社會經濟的改變而出現變化。
雖然現在硬木傢俱不景氣,但二十年後,隨著國內經濟迅猛發展,人們對生活的追求日漸趨高,一件現在可能只值萬把塊的紫檀大畫桌,在20年後卻能達到幾百千萬。
這就是古玩收藏帶來的利益。
胡牧之下車,領著夏菏澤在集市裡步行了大概五分鐘後。
“到了,就這。”
夏菏澤聞言,抬頭看去。
眼前這間店的位置在兩家買水果的中間,漆黑的牌匾有著三個鎏金大字:林木坊。
要不是胡牧之帶他來這裡,夏菏澤怎麼也不會相信,這裡居然還有一家傢俱店。
不過轉念一想,好像也合情合理。
這會,文物交易還沒完全放開,琉璃廠的店面又貴的離譜,私人想開個古玩店能去哪?
那當然是人流量最多的地方。
而這市場,就是人流量最多的地方。
因為不管哪朝哪代,生活必需品都是老百姓不可或缺的東西。
進入店鋪,夏菏澤發現,這林木坊對於硬木傢俱店來說,可謂小的離譜。
只有20平方左右,而且店裡傢俱很少,都是些手串,木匣之類的小物件。
夏菏澤有些懷疑,這真的是經營了十幾年的硬木傢俱店?
店內,一個店員正在使出吃奶的勁拆卸一隻老柴木的凳子。
觀其手法,應該剛來沒幾天。
“這也太牢固了吧?根本拆不開阿。”店員有些氣喘道。
胡牧之聞言,這就出聲提醒道:“雖然這凳子是用榫卯結構連線而成,但還有一層動物膠沾著,你試試拿壺開水在連線處澆一下。”
隨著胡牧之話音落下,一道洪亮的聲音響起。
“年輕人可以阿,還知道開水融化膠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