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東西太新(第1/20 頁)
“難道是晉侯墓地?”胡牧之暗道,這就問道:“菏澤,知道都是些什麼型別的古玩?”
“基本以陶器為主,幾乎涵蓋了新石器時代到唐代的所有種類。”夏菏澤開口道。
雖然人們常將陶和瓷相提並論稱作陶瓷,但陶和瓷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陶器用的是陶土,也就是自然界中普通的黏土,而瓷器的原料是瓷土,以高嶺土為主要原料。
陶器燒製的溫度通常700到800度高溫之間,瓷器的燒製溫度則為1200度。
陶大概出現在河姆渡文明時期,距今約7000~6000年。
瓷器是由陶器發展而來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用瓷土為原料燒製成的硬陶。
商周時期發明了玻璃質的釉,這是開始有了瓷器。只是這時的瓷器質地較差,還處於原始階段,所以稱之為“原始瓷器”或“原始青瓷”。
“所有種類?”胡牧之一聽這個,就覺得事有蹊蹺了。
“對。”夏菏澤點點頭,道:“聽說這事還驚動了文物部門,估計很快就會插手,所以大傢伙都在搶著購買,生怕晚了撿不到這個漏。”
胡牧之沒有說話,而是陷入了沉思。
夏菏澤見狀,忙問道:“牧之,你說咱古軒閣要不要也去摻一腳?”
“沒這個必要。”胡牧之搖搖頭道:“東西應該是有問題的。”
“你都沒看呢,怎麼就覺得有問題?”夏菏澤不解道:“而且第一批購買陶器的人,已經找專家鑑定過了,都說沒問題。”
“我不信什麼專家。”胡牧之搖頭道:“我只相信機率。”
“這跟機率有什麼關係阿?”夏菏澤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你想阿,汝窯如今存世的也就七十多件,如果市面一下子出現了百,千件汝窯,你覺得這些出現的汝窯會是真的嗎?”胡牧之反問道。
“有可能是從一些我們不得而知的古墓中盜的呢?”夏菏澤辯駁道。
“那更不可能了。”胡牧之篤定道:“你剛也說了,那些陶器幾乎涵蓋了新石器時代到唐代的所有種類。”
“那這盜墓賊要盜多少不同時代的古墓才能發現這麼多的陶器?”
“聽你這麼說,好像還真是這麼個理。”夏菏澤開口道。
“所以這種事,我們不用去湊這個熱鬧,誰愛湊誰去。”胡牧之道。
“嗯。”夏菏澤重重的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中午的時候,店裡來了一人,手裡捧著一個錦盒。
一進來便是要找夏語柔。
夏菏澤認識這人,跟自己家也算是同行,在琉璃廠經營著一家古玩店,叫吳慶豐。
夏菏澤這就將夏語柔從裡屋辦公室叫了出來。
“吳掌櫃,有事?”夏語柔朝著對方問道。
吳慶豐這就將錦盒放到了櫃檯,道:“夏掌櫃,你幫我掌掌眼,看看這東西怎麼樣?”
夏語柔開啟錦盒,將裡面的東西取了出來。
那是一個女俑,女俑呈坐姿,面容圓潤,體態豐腴,衣紋褶皺自然流暢,右腿擱於左膝,顯得悠閒自如,綠釉和黃釉是這件陶俑的主色調。
“唐三彩仕女俑?”夏語柔驚咦一聲。
唐三彩,是唐代最具識別度,知名度最高的文化遺存,是指表面飾有黃、綠、白或黃、綠、藍三色釉彩的陶器,
以人俑、馬俑、駱駝俑為主。
唐三彩的生產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他展現了龍國國畫和雕刻工藝等特點,而且唐三彩製作工藝複雜、精美,所以在國際場,唐三彩就已負有盛名,成為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