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一切都過去了?(第2/3 頁)
可望著李厥挺拔的身影,李崇義彷彿回到了自己年少時。
那時候的秦王也如此這般。
李厥已經記不起被拒絕了多少次。
但李厥的熱情不減。
他太渴望擁有自己的護纛營了,這都快成了他的執念了。
雖然被拒絕,但李厥卻覺得這些人很忠心。
自己的這個地位,只要跟著自己註定是人上人。
這些人都知道。
可這些人就是不心動,這讓李厥覺得很難得。
這些日子不斷的獻殷勤也不是沒有一點成效的。
這些人如今肯和李厥說話了,閒下來會給李厥講北海的故事。
會講那裡的雪有多厚,天有多冷,夏日有多美,北海是多麼的清澈。
巨大的帳篷裡打鐵聲在迴盪。
面對李厥這個熟人的到來,速臺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李厥則熟門熟路的坐到火爐子跟前。
在這寒冷的冬日,速臺族人這裡是最舒適的。
李小草回到這裡後就不跟李厥玩了。
別看他身材高大,其實他真的是八歲的孩子。
孟詵親自摸骨測的年齡。
在李厥身邊李小草其實很憋屈的。
因為他得學習。
對於自由慣了的李小草,學習對他而言簡直就是琢磨。
他的大手握著鐵錘能把一塊鐵板砸的厚度均勻。
但他的手就是握不住細細的筆。
寫出的字沒法看,也不能看。
教了不知道多少次,如今好歹會研墨了。
教李小草的先生是陸拾玖。
一個號稱自己極有耐心,能把蠢牛都教會的書院才子。
結果碰到了李小草,茶壺沒了,杯子沒了。
如今喝茶用大碗。
他帶來的茶具都在教授李小草的過程中忍不住給摔了。
直到現在,他才明白李淳風先生的道心是如何破碎的。
教這樣的人,就算聖人來了,道心也要破。
陸拾玖的道心破了,管齊的道心也破了。
糧庫著火一案已經告破,是各國遺民所為,罪魁禍首是倭奴人。
如今案件在繼續的審理中。
大理寺對管齊失職的懲戒也下來了,外放江南道的永州當縣令。
這可不是什麼好地方,實打實的煙瘴之地。
年紀大了去那裡走一遭基本就回不來了。
大理寺把罪責呈到了李承乾的案桌上,李承乾看了好久。
“畫日”之後又擱置了好一會兒。
秘書省的上官儀忍不住開口道:
“陛下,如果沒有問題就把摺子交給臣。
吏部那邊還等著,御史臺也要等管御史做最後的工作交接!”
李承乾嘆了口氣,聞言又拿起了筆。
伸手將摺子上的“永”字劃掉,在邊上寫了一個小小的“泉”字!
上官儀不知道陛下改了什麼。
但他知道陛下不開心。
李承乾當然不開心。
管齊是他的人,在東宮的時候就是太子一派的。
是自己在御史臺的眼線。
如今,眼線沒了,能開心才怪。
“陛下,臣告退!”
“等等!”
上官儀一愣,不解道:
“陛下還有事要交代?”
李承乾轉身走到書架上挑選了一本書。
隨後又從案桌上拿了一支沒用過的筆。
把書和筆交到上官儀的手裡。
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