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以戰止戰(第1/2 頁)
沈家的人都聚到正陽門前,輪流誦讀蕭寅與韓充的書信往來,一字不差,聲延八方。太學生們一臉挫敗地坐在地上,對自己錯信蕭寅而感到懊惱,卻不知道該如何扭轉如今的局面,只能靜坐以待。
蔡家的兒郎也陸續到達正陽門。沈家既然站了出來,蔡家也不能落於人後。這兩大家族雖然不比開國四姓,但也算是一等的世家,在朝中經營數年,門生故吏遍佈朝野。當此之時,若是能主動站出來,成為新的世家領袖,振臂高呼,往後能與四姓平起平坐,也未可知。
朝中的世家大抵都是如此,能在紛繁的局勢中,為家族謀求一片廣闊的天地。可順應天時,也可逆勢而為。
有了沈、蔡兩家舉旗吶喊,還有秦王的坐鎮,其他世家紛紛加入其中。為即將行刑的四大世家請命,也是為了自身日後的生存求得一線生機。
可這遠遠不夠讓聖人高崇收回成命,即便秦王的鋌身而出,可名不正、言不順,他一個親王之身,無法代替聖人頒下聖命。
只能寄希望於高崇能夠醒悟。
但宮門緊閉,沒有絲毫鬆動的跡象。隨著時間的流逝,希望也在一點一滴地耗盡。
而這個時間,齊國公府的大門悄然開啟,一身朝服的安樹培上了車駕,馬車轔轔而動,疾馳在無人的大街之上,以最快的速度停在定鼎門下。
安樹培整理朝服,確定自己的衣袍一絲不亂,才步下馬車,仰頭朝蕭寅的方向望去。
“蕭寅,老夫雖為禮部侍郎,卻是世襲的齊國公,安氏歷代掌大齊禮制。所謂,禮不可廢,乃是振國興邦之要。然,你身為太尉,卻私調兵馬,兵困洛陽城。洛陽乃是帝都,你矇蔽聖聽,栽贓忠臣,妄圖達到你不可告人的目的。眼下,證據確鑿,你投鼠忌器,妄圖枉殺我大齊忠臣良將。老夫今日便要拿你問罪,絕不能讓你這等宵小之人,壞了我大齊的綱常。”
蕭寅一看是安樹培,輕嗤一聲,“你也知道,你只是一個小小的禮部侍郎。”
安樹培不卑不亢,身為世家的氣度在此時顯露無疑,“汝南安氏四世三公的門第,又豈是一個寒門庶族的武將能相比的。莫是老夫一個禮部侍郎,即便老夫只是一名守城的將士,也能怒斥你這個亂臣賊子。”
蕭寅最聽不得寒門與庶族,他是武將出身不假,但他唯有武將這一條路可以走,這是他最為不恥的。他用命博來的出身,不是安樹培這等世家子弟可以隨意評說的。
“安侍郎,你還是滾回你的齊國公府,莫要在這裡叫囂。”蕭寅忍著怒意,“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再胡攪蠻纏,信不信我立刻就殺了你!”
安樹培冷哼一聲,“你當然不敢!我安氏一門勤勉盡責,與人為善,不過家門不幸,被奸人利用,以至家宅不寧。但也好過蕭太尉無君無父,目無王法,妄圖篡奪王位。商家九娘帶回你與韓充勾結的證據,如今洛陽城中已經人盡皆知。你還以為自己的計劃天衣無縫,瞞天過海。只要老夫入宮,稟明聖人。沒錯,老夫乃是開國四大世家,可不必通傳直入禁中,上達天聽,將你欲瞞下之事,訴諸朝堂。你可以欺瞞聖人,卻難掩悠悠眾口。蕭寅,老夫再說一次,你若是不立刻開啟城門,老夫現下便會入宮。”
蕭寅不動,冷冷地看著安樹培,他不相信安樹培會入宮,他向來怕事,又懼內,謹小慎微,所謂的顧全大局,其實是因為他才能不足,只能以守成之勢護佑家族今日的局面。
但安樹培動了,上了馬車。
蕭寅慌了,他不能冒險,開國四大世家,僅剩安氏不能動,但他既然送上門,那就怪不得他。
他搭弓引箭,對準安樹培。
商離在正陽門前收到安樹培的死訊,十分震驚。安樹培獨善其身,她並不奢望他會在紛亂之時能引領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