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第1/2 頁)
一般情況之下,朱祁鎮就跟在太后,不,而今的太皇太后身邊,太皇太后,耳提心授各種處理政事心得。
朱祁鎮小手扶著太皇太后的手,王振與太皇太后身邊的女官跟在後面,在慈寧宮的花園之中緩緩的散步。
太皇太后說道:「山陵的事情,太倉促了一點。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能想到這麼急,不過也要吩咐下去,不要著急。仁宗皇帝與大行皇帝都是愛民如子,寧可時間長一點,也不能讓下面趕出事來。如是傷了大行皇帝愛民之心,哀家不知道如何見仁宗皇帝於地下。」
王振恭恭敬敬地說道:「奴婢知道。內閣的意思是多徵民夫,以豐城侯李賢,太監沐敬,工部尚書吳中,侍郎蔡信督工十萬人。想來幾個月之內,就能建成。」
太皇太后嘆息一聲,對朱祁鎮說道:「這些體面事也不得不為,太勞民傷財了,這一件事情你要記住,將來要早些準備著,否則太傷民力了。」
「孫兒知道了。」朱祁鎮說道。
而今朝廷的大事,就是國喪,而國喪之中,又以山陵之事最為繁重。朱祁鎮也看過,呈上了的山陵圖。
朱祁鎮估算過,這工程量就等於在天壽山之中重新修建一座紫禁城。如果平時的話,動用萬餘人,修建數年,或者數十年就行了。這樣動靜小。
但是這工程要在數月之間完成,卻要拼命趕工了,以這年頭的施工技術,填進去幾條人命,也是非常正常的。
只是不管是作為太皇太后,還是作為一個母親,都不能容忍自己兒子一直停靈,不能入土為安。
太皇太后繼續問王振說道:「內閣還有什麼事情嗎?」
在而今的體系之中,王振的權力得到最大的強化。
太皇太后沒有臨朝稱制之心,就不能頻繁的接見大臣,所有朝政都以奏摺的形式由內閣整理,並附有處理意見,交給宮中。
王振將這些奏摺再處理一遍,大事自然要報給太皇太后知道,但是一些小事,或者先例的事情,王振就可以徑直批了。
畢竟如果說,太皇太后正要將所有奏摺處理一遍,她恐怕要與朱元璋一樣了。
如此一來,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權力在王振手中,那就是上報事情的順序,還有決定這一件事情,是大事還是小事。
不要覺得這是小事。
太皇太后畢竟是太皇太后,風風雨雨的走過來,見多識廣,並且外面的三楊,張輔等大臣都有尊崇太皇太后,太皇太后雖然不是處置所有奏摺,但是真要是有大事,卻是瞞不過她的。
但是換了別的皇帝卻未必了。
太監想讓皇帝知道什麼,不想讓皇帝知道什麼,都是可以操作的。
這就是大臣最痛恨的事情,矇蔽聖聰。
而今王振卻沒有這個想法,是戰戰兢兢,不敢有一絲隱瞞。立即說道:「太醫院上報,太子少師吏部尚書,蹇公已經不成了。」
正在緩緩行走的太皇太后渾然停下來了,說道:「蹇義也老了。」
朱祁鎮甚至能感受到太皇太后身上散發的悲傷之意。說道:「奶奶不用傷心,想來蹇公吉人自有天相。」
太皇太后說道:「歲數到了,神仙難救。你去探望一下蹇公吧。他輔佐你祖父父親兩代,勞苦功高,又與皇家有親,向來是忠厚長者。總要給他一個體面。」
這也是一個潛規則,皇帝不能輕易探望臣子,一般探望臣子,就是知道這個臣子已經不行了。否則就是催他去死。
「孫兒遵命。」朱祁鎮說道。
太皇太后說道:「有些話,你也可以問問他,畢竟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孫兒明白。」朱祁鎮說道。
皇帝出宮從來不是一件小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