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這樣一來,親征之舉就不了了之了。
“守軍士氣雖盛,不過訓練不足,兵器也不足,只宜固守,不可出戰。”萬磊斷然拒絕了,守軍多是新招的民兵,又不習馬戰,出城就是送死。讓百姓白白送死的事,他是不會幹的。
“本官也知此事難為,可是這也是為了天下社稷,賢侄能否出面向將士言明此事,不管他們願不願意出兵,本官都永記於心。”鐵鉉又道。
“明知不可能贏的仗,為什麼要打,鐵大人,這一次請恕在下無能為力。”萬磊一拱手,就甩袖而出。
勸不動萬磊,鐵鉉也無計可施,因為守軍十數萬軍隊,只聽萬磊一人的指示,其他人根本就指揮不動。而守軍不肯出城作戰,那親征的御駕遲早都會到,鐵鉉只好硬著頭皮,思索著怎麼迎駕保駕。
而鐵鉉最擔心的事就是北平城內的某些同僚,這些投降派逃跑派被下了職,他們肯定心有不服,如果讓他們跑到皇帝跟前去亂嚼舌頭,自己可能有功也要變成有罪。另外,就憑陷公侯駙馬等人於敵營而不救這一條,恐怕自己也是吃不了兜著走。
鐵鉉這邊愁白頭,城外的朱高煦卻是喜不自勝。作為繼任“燕王”,他不但繼承了他死鬼老爹的王位,還繼承了他的權勢,很多宮裡的太監宮女都是他的眼線,甚至是他安插在皇帝身邊的私人。就拿這一次皇帝小兒同意御駕北征一事來說,就是太監們運作的結果。
當黃子澄請皇帝御駕親征的奏疏剛送到,那些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就不停地感慨當年太祖高皇帝親征陳友諒時如何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鼓動得皇帝小兒滿腦子充血,恨不得馬上領軍出戰,以示自己像太祖一樣英明神武。
理所當然地,皇帝小兒忽略了一點,至關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今時不比往日,他爺爺朱元璋手上有雄兵猛將,當然能打;而他的手上,雄兵早已成熊兵,猛將都到閻王殿當差了,朝廷上剩下的多是些紙上談兵的書生,御駕親征?立不世之功,別逗了。
而朱高煦等的就是這個,他一聽說堂兄準備親自上陣跟他較量,非但不急,還喜極而笑。笑完了就馬上把軍師道衍叫來,商量著怎麼痛宰這條蠢魚。
出乎朱高煦意外的是,道衍聽到這個“喜訊”之後還是一臉淡然,道:“殿下,請把李景隆放了。”
“為什麼把他放了?”朱高煦剛問完,腦子就轉過來了,喜道:“妙,妙,軍師此計大妙。來人啊,馬上把李公爺放了,哦,對了,把其他俘虜都放了,一個不留。”
“殿下,其他人可以放,唯獨平保兒不能放。”道衍又道。
“哦,小王明白。”朱高煦連連點頭,對侍立在旁的傳令兵道:“還不快去辦事,除了平保兒之外,所有俘虜,不管是兵還是將,都放了,”
朱高煦之所麼這麼做,並非仁慈大度,而是因為這些俘虜騙不開北平城門,留著無用,帶著礙事,殺了又髒刀,不如放了,反正這些傢伙都是敗軍之將,酒囊飯袋,這些傢伙回去了也是成事不如敗事有餘。
而朱高煦相信,這些人回到朝廷,乾的第一件“敗事”就是上書朝廷陳述北平城守將對他們如何如何,不但見死不救還用箭猛射,加上一些太監在旁扇風點火,皇帝肯定火冒三丈,下旨將北平城的守將撤職查辦。
“到時候,嘿嘿。。。”朱高煦心中暗笑不已,同時也是在暗暗感謝上蒼,居然給自己安排了一個情商如此低下的堂兄。
朱高煦作為繼任“燕王”,他老爹以前造反前搞得很多內幕他還是略有耳聞的。其中,收賣皇帝身邊的太監就是最得意的一招。別小看這些沒鳥的人,他們的能量無窮。
比如說年前,朝廷派長興侯耿炳文出師北伐之前,皇帝就對耿炳文說過一句話,那就是:“切不可讓朕蒙殺叔之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