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第1/2 頁)
大寶:「阿瑪棒棒棒!」
寶玥:兩個熊孩子……
————
老十當天晚上興奮的半宿沒睡,連夜開始寫摺子,當然他的摺子平日裡都是自己起草,然後交給謀士檢查潤色一番,最後再謄寫一遍交上去。
老十向來不耐煩起草這個,不過今日倒是下筆如有神,腦子裡的思路清清楚楚,有什麼要注意和規避的地方老十能想到的也都寫在了上面。
寫完之後,老十又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才將其收起來,但此時精神依然很好,一丁點的睏意都沒有,胸腔裡的興奮勁兒經久不散,老十很清楚,他在摺子所提出的法子,不單單能夠解決這次賑災所以面臨的重大問題,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新的方法,一種新的思路。
不僅這次賑災能夠用的上,很多的地方都能可以用,皇阿瑪不喜加重百姓的賦稅徭役,導致很多的民生工程建設遲緩,就像當年修建的永定河河堤一樣,即便有直郡王主持,但完工日期依舊比預定的要晚,究其原因除了人手受限以外,還有就是民工的積極性並不高,雖然出於對朝廷的敬畏,很少會有人渾水摸魚的偷懶,但是效率並不可觀。
而『以工代賑』無疑是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向,徭役不可廢除,那麼在徭役之外是不是來點獎勵制度呢,這樣做不是把大家的積極性都給調動出來。
所以老十知道這將會是一份大功勞,就算是皇阿瑪不給他賞賜,他也可以藉此在朝堂上取得一席之地,雖然他無心大位,但作為一家之主必須要有庇護家人的能力才行,不要以為皇阿瑪還在位,他們這些當兒子的就安枕無憂了,三哥當年被降爵就是最好的例子。
好在老十的興奮勁兒並沒有持續一整晚,等到半夜的時候,睏意終於來襲,老十又在書房歇下了,畢竟這麼晚了,寶玥又懷孕了,老十不想再把她吵醒。
————
老十的摺子在經過檢查、修改、潤色和謄寫之後,終於在三天後交了上去,康熙爺將其單獨拿出來放在朝堂上討論,立刻引起軒然大波。
誠然,老十提出的『以工代賑』的確可以解決賑災中出現的問題,但這所耗費的人力物力也不少啊!
支援老十的一方認為度過雪災最為重要,現在官路搶修進展緩慢,若是不能及時解決問題,不知道要死多少百姓呢!
反對老十的一方則認為『以工代賑』太過複雜,受災地區眾多,災民更是遍佈各地,而單單是會算帳的人就遠遠不夠,更何況還要派往各地去,短期之內這麼大的工程量,六部很難完成。
康熙在上面不動聲色的瞧著,支援的老十除了老十的幾個下屬之外,居然是老四的人,而反對老十的則是老三、老八的人以及一部分的中立派,太子和老大他們居然都沒有表態,當然反對的人比支援的要多一些,保持中立的也不少。
反對聲最為激烈的便是八福晉的外公——安郡王,老傢伙聽完老十的摺子之後,當下就顫巍巍的跪下:「皇上,老臣知道敦郡王這番心思原是好意,也是想著為國為民,但敦郡王如今入朝還不到三年,不知道這麼多人員的排程需要費多少功夫,又有多容易出岔子,若是按照敦郡王所奏的方法去辦,老臣唯恐、唯恐到時候時間趕不及,死去的百姓會更多啊!萬一中間出了岔子,引起災民暴動,別說百姓了,便是朝廷派過去的官吏也會、也會性命難保啊!!!」
安郡王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道,花白的鬍子一抖一抖的,別說老十了,就是上邊坐在龍椅上的康熙瞧著安郡王這副模樣也是不忍直視,天生戲精也不過如此了,還好安郡王雖然久不飆戲了,但康熙已經具備免疫力了。
老八這邊有自個兒福晉的舅舅親自打頭陣,而且人家還身居郡王之位,老十這邊的就可憐多了,幾個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