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第1/2 頁)
【日本兵制】
日本後戰國時期、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織田信長身亡。他的愛將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ldo;豐臣&rdo;,並受封&ldo;關白&rdo;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ldo;桃山時代&rdo;。
萬曆朝鮮戰爭中的日軍名義上是統一的國家軍隊,實際是由各大名專屬兵團組成的聯合部隊。
這一時期的日本軍陣和戰國時期的大名軍陣基本相同,軍陣的基本構成由本陣和若干獨立軍團組成。其主力為主將(大名)手下世襲化、專業化的&ldo;家臣團&rdo;。這些軍隊數量很少,但是戰鬥力卻非常強,一旦戰事爆發,在這些私兵的基礎上,再徵招農民組成足輕(步兵)隊補充軍力。
一、具體戰鬥序列及指揮系統如下
本陣成員包括總大將、副將、軍師、佑筆(執筆)、軍奉行(管轄其下的旗奉行、弓奉行、槍奉行、小荷馱奉行、兵糧奉行)、軍目付、使番、物見番頭。此外還包括馬回、小姓、藥師、祈禱僧等保障人員。
獨立軍團一般包含侍大將、槍大將、鐵炮大將、足輕大將、弓大將以及其下的兵吏、兵丁組成,獨立軍團中的各個作戰分隊之間用使番(傳令兵)負責聯絡。
以侍大將為中心的獨立軍團是大名家軍團編成的基本單位,其下的足輕大將統領全隊足輕,弓大將統領全隊弓兵,槍大將統領全隊槍兵,鐵炮大將統領全隊銃兵。
在實際作戰中,往往還要選出一名先作大將,即先鋒官,在日文中對先作大將的解釋為&ldo;勇敢的砍人隊長&rdo;。
二、日本軍的布陣與出陣
基本陣形為先陣在前,後面分列左陣、右陣,大將和旗本部隊在中央,再後面是預備隊、後勤部隊(日文稱作小荷馱,機動運輸部隊稱為小馬馱子隊)。
變陣共八種‐‐魚鱗陣、鋒矢陣、鶴翼陣、偃月陣、方圓陣、雁行陣、長蛇陣、衡軛陣。另外還有車懸、虎韜、臥龍、輪違、大妄、虎亂、亂劍、雲龍、飛鳥、松皮、流行、井雁行直、將棋頭、別手直等陣。
中國的兵法重視謀略,《孫子兵法》就是集其大成者,陣法則處在次要的位置,而在日本則受到相當的重視。這和兩國戰爭規模不同有關,其實陣形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優劣,必須結合具體的情況。陣形體現了戰術思想,而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應當定下何種決心,採用何種戰術,使戰況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則是取決於將領,需要進行認真的推算,不存在簡單的陣形互相剋制關係。
中國將領重視戰略層面,並不是說具體戰法就相對落後。冷兵器時代,不講究陣法的軍隊根本沒法打仗,這是一個常識,雖然中國古代陣法在戰爭中的實際運用情況現代人已經不甚瞭解,但從其繼承者‐‐日本的武田八陣在日本古代戰爭中的不俗表現,我們可以想見它的源頭‐‐華夏陣法的博大精深。像諸葛亮、李靖、趙匡胤、徐達、戚繼光等都是運用陣法的高手。到今天日本陣法之所以比較出名,是因為日本人肯認真的、狂熱的、不遺餘力地去弘揚和發掘自己國家的歷史軍事文化。
三、日軍的後勤保障
豐臣秀吉在武力統一日本的同時,積極著手恢復封建秩序和法制的重建工作。首先,在鄉村全面實行&ldo;太閤檢地&rdo;,調查統計全國的土地面積和各種經濟資料。以&ldo;一地一作人&rdo;的方式把農民固著在土地上;按&ldo;二公一民&rdo;的比例徵收田租;頒&ldo;刀狩令&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