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借也要看實力的(第1/2 頁)
這位胡姓小生本來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但架不住有人不斷地在他耳邊播放
‘你在歌唱上還是有點能力的,有這一首好歌肯定能滿足粉絲的。’
‘你的聲音很有辨識度,早就應該出唱片了。’
‘你唱歌還行,只需要稍微修飾一下就可以了。’
‘你又不是專業的歌手,能唱成這樣就不錯了。’
就像當年地球上袁大公子忽悠袁大頭那樣,連看到的報紙都是專門為他老爹印刷的。
這就樣,在長河娛樂的一系列騷操作下,連胡帆自己都相信他在唱歌上是一個有天賦的人了,雖然沒有像虞婉怡、秦紫雲這麼牛筆。
這連他自己都確定了,活脫脫就是那次金融衍生品造成的危機一般。
這張唱片一經推出後,果然是‘反響強烈’。
即使有些腦殘粉強行推廣,但終究不敵罵聲一片。
但長河娛樂總歸還是賺到錢了,胡帆到底也是分到錢了,唯一受損失的是他的名聲。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受損失的是他在歌唱方面的名聲,根本不是他的主場。
說實話,即使長河娛樂還想讓他在音樂界混一混,他也會開口拒絕,倒不是因為經此一戰有了自知之明,而是出唱片對他來說費效比實在太低!
反正從此敬而遠之了。
而想長河娛樂這樣的小公司耍的花招還不少,總是算是‘借到了東風’,可也損失了名氣。
倒是一些大公司有著自己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可以說是數十年如一日,對於他們來說推出這種唱片卻是毫不費力。
但大公司也有自己的堅持,並不意味掉到錢眼裡。
要是真有一些轉型成功的歌手,那肯定要來蹭一波紅利。
這次我蹭你,下次就讓你蹭回來好了;有錢大家賺嘛!
不過,在東國這麼大個市場來看能真正做到轉型的可謂鳳毛麟角。
而像虞婉怡這樣的,除了她以外也找不出第二個了。
在純娛樂公司中藍鯨娛樂其實並不算是最大的,雖然它的靠山是最硬的。
不過國家處於繁榮市場的考量,並沒有讓一家公司獨大,而是採用了扶植引導的方式培養了一大批同等水平的一流公司。
有些在音樂方面牛逼的一塌糊塗,比如金豐娛樂,就是虞婉怡的前東家。
有些在電視劇領域遙遙領先,就像海棠製作和萬家影視。
有的在電影方面可謂一騎絕塵,這樣說可能誇張了點,但電影也有不同的領域,應該說是在某個領域膩害得很!
還有在曲藝方面執牛耳的。(在東國有很多傳統技藝得以儲存,不僅東國人自己喜歡看,那些屬於泛東國文化圈的人也喜歡。)
總之市場足夠大,沒有一家可以吃得下,別說吃得下了,就連5%的市場份額都能笑地睡不著。
更何況還有多如牛毛的小公司。它們在全領域是完全不可望那些大公司項背的,但既然能夠存活下來,那一定有自己的特色。
因此整個文娛市場在現在這個階段可謂百花齊放。
就在這種環境下,虞婉怡的遭遇也是首屈一指的。她幸運地遇到了馬修這個‘大師’所以才有了她在音樂方面的轉型。
雖然有轉型意願的天后絕對不止虞婉怡一個,但她們沒有遇到像馬修這樣一個握有大量優質音源的人。
這樣一來所謂的轉型也只是稍微產生的變化。
而像虞婉怡從一個唱跳天后一下子轉變到抒情方面來,這的確令大家震驚。
不過如果說音樂那也就到此為止了。
可問題是這個女人竟然還在表演方面產生了斷層性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