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第1/2 頁)
張綬同樣也沒什麼出眾之處,娶妻趙氏,生了二子一女,夫婦二人早早地便撒手西去了。因他與張縉年歲相差甚大,兒女的年紀都不過比張岐之子張忱大上幾歲罷了,遠遠不及自立。稚子失怙失恃,張縉憐惜侄兒侄女無人教導,便親自將他們教養長大,視他們為己出。
原本他想將兒孫們都交給兒子啟蒙教導,卻無奈張岐因仕途無望而鬱結於心,英年早逝。於是,他便只得親自上陣教導。教養了幾年後,他發現唯一的孫子張忱資質平平,倒是大侄兒張巒頗具才氣。因而,失望之餘,張縉只得將張家復興的希望都寄託在張巒身上……
想到這裡,垂垂老矣的張縉深深地看向頭上已生華髮的大侄兒。他等了十餘年,眼睜睜地望著意氣風發的少年郎漸漸長成一位眼底鬱鬱的中年男子,不可謂不感慨。張巒的才學並非虛假,遲遲不中舉,或許是時運不濟,又或許是他們張家在這一代與官場無緣罷。
不過,這倒也無妨。他已經想開了,並不強求兒孫們中舉、中進士。只要張家的家風不墮,遲早會出現能以科舉晉身的後代。眼下,就讓兒孫們都好好地過日子罷,也不必因著科舉不第而毀掉了他們的半生。
張縉並沒有將自己心裡的念頭說出口,而是笑呵呵地看著兒孫們吃了帶著金錢銀錢花錢的扁食,紛紛掩住口輕輕地吐在旁邊的碟子裡。清脆的撞擊聲,彷彿帶著吉祥的祝願,也給人們帶來了新年的期盼。
京師,禁城。
皇室慶祝年節的排場,自是氣勢宏大,亦更加熱鬧非凡。即使留在封地的藩王們都不能入京,嫁在京城裡的公主們也拖家帶口地過來了。加之皇帝陛下膝下的八位皇子、四位皇女,更顯得皇家枝繁葉茂。
周太后握著愛女重慶長公主的手,與她低聲絮叨著近日宮中發生的大小事。目光落在朱祐樘身上的時候,她不由得輕輕嘆道:&ldo;二哥兒眼見著就到年紀了,皇帝也不提他的婚事,我心裡實在是替他著急啊。皇帝不急著抱孫兒,我可是急著抱曾孫的。&rdo;
&ldo;陛下自有打算,母后不必擔憂。&rdo;重慶長公主性情溫和,寬慰道,&ldo;今年二哥兒虛歲才十六,當年陛下大婚的時候可是已經十八歲了呢,想是他覺得應該遲一些大婚才合適罷。等到二哥兒開始選太子妃了,兒臣便過去替母后掌掌眼,怎麼樣?沒有人比兒臣更懂得母后的心思,必定會給母后挑出最合適的孫媳婦。&rdo;
周太后禁不住撲哧笑了起來:&ldo;也罷,到時候便讓你去初選,給我多挑幾個好姑娘。&rdo;她一直擔心萬貴妃會插手太子妃的人選,若有重慶公主監督,想必這個宮婢也很難折騰出什麼麼蛾子,壞了孫兒的好姻緣。
正在舉杯與長輩們飲酒的朱祐樘忽然覺得脊背微微一涼,禁不住借著仰頭啜酒,回首看了一眼。周太后與重慶長公主竊竊私語的模樣落在他眼裡,母女倆含笑望過來的目光正巧與他對視。他直覺她們似乎在談論與他相關的事,於是親自斟了一杯酒,恭恭敬敬地上前相敬:&ldo;願祖母與姑母身子康健、福壽綿澤。&rdo;
&ldo;你也得好好愛惜自個兒的身子才好。&rdo;周太后撫了撫孫兒的頭頂,滿面慈愛地道。
朱祐樘垂下眸,遮住了眼底的諸般情緒:&ldo;孫兒省得,祖母放心便是。&rdo;
除夕夜宴結束後,皇室眾人一同賞了盛大的焰火。不久,公主駙馬們便陸續離宮,朱見深則帶著宮妃子女,奉著周太后回到西宮。見周太后似有些寂寥,朱見深便主動提出,留在西宮一同守歲。
周太后自是高興不已,忙讓宮婢好好佈置一番,也好教孫兒孫女們不必拘在她身邊,能更自在地頑耍。一切佈置妥當後,周太后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