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遊玩上海灘(第1/2 頁)
陽光明媚,馬路上行人匆匆。
到各地探奇覽勝一直是黃華彬的心願。第一個目的地是去延安路。據說當年上海建設高架橋,設計好線路兩邊同時施工,合龍時出了個怪事。打樁時總無法打到正常的深度,後來甚至鑽頭還經常斷裂。還出現人員傷亡情況。請了許多專家甚至是外國專家都無法解決。錢花了不少,改道更不可能,只能反映給高層。後來請來棲霞寺高僧,掐指一算說這是龍嘴部位不能動土。後來領導多次求教,高僧推算好時辰要求放塊龍鱗下去。龍可是傳說中的聖獸,現實中誰見過龍?有人根據傳說說龍生九子,而最小的兒子叫鰲。而鰲的兒子在海南漁民傳說中就是玳瑁也叫十三鱗。玳瑁長的像海龜,近看長得鷹頭鷹眼鷹嘴,身上有十三塊鱗片。古時玳瑁也是皇室貢品。以前漁民有采集玳瑁鱗片加工成手鐲扳指梳子之類。後來玳瑁成為保護動物禁止捕殺。領導想辦法請人從海來南捕了只玳瑁取下塊鱗片,在高僧推算好的時辰將鱗片綁樁頭上,一打樁很順利就打成,高架橋也很快建成。也很奇怪,樁打成時棲霞寺高僧涅盤了,據說是透露了天機。
樁打好很快建起了橋墩,高架橋也合龍了,但唯獨在這橋墩上雕刻了九隻金龍。這橋也被命名延安路。許多人在天氣晴朗的下午四五點鐘看到有隻金龍繞著橋墩盤旋,然後飛向天空然後消失。許多上海人都知道這件事。這樣一個神奇之地黃華彬怎能錯過。
到了延安路,依然是人來車往。先到橋墩處留個影,再找個最佳觀測位置。結果一直等到五點也沒見著金龍昇天。
趁著還早,再趕去外灘看看。據說上海人很精明也很會做生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許多年輕人下班後就約好外灘約會,人越來越多都想靠著橋看著黃埔江,許多老人早早拿著紅磚小板凳佔著好位置,年輕人想佔好位置就得交錢。有的老人生意好的一晚上能賺幾十一百呢。
到了外灘也是冷冷清清,也不見擺攤的。除了見到些歐美風格的建築物,和全國各地的城市都差不多。華彬不禁搖頭,各城市不是應該有各城市的特色嗎?
華燈初上,大上海顯得燈火輝煌。袁瓊珠美女建議到東方明珠塔看看。東方明珠塔亞洲第六高塔,也叫東方電視塔,也稱上海新十景之一。遠看的確壯觀,近看跟普通的高樓大廈除了高些也沒什麼兩樣。袁美女準備去買票登塔,好傢伙,三百多一張票才能坐觀光電梯上去溜達一圈。太奢侈了吧,幾個人就要一千多了,只為上去看一眼真不值得。有一千多拿來喝啤酒吃燒烤他不香嗎?黃華彬喊住了袁瓊珠。回酒店休息,定好第二天去城隍廟一帶轉一天就可以去北京了。
上海城隍廟才算真正有些地方特色,有家特色灌湯包店,皮薄餡厚關鍵是一囗香純的濃湯。許多第一次吃的人都會被燙著。
“我還要吃,好香好好吃呀!″黃金凡童邊嚼著灌湯包邊盯著黃華彬手中的灌湯包。
“慢慢吃,爸爸要把湯吹涼了才能吃,不然會燙到的。″
每人吃了幾個灌湯包,繼續在城隍廟附近溜達。
有幾攤賣古玩的,雖然黃華彬也知道基本都是工藝品,但是以後可能要長期交易古董,瞭解下也是好的。
攤位上不外乎一些錢幣,甚至還有青銅器的小鼎之類。好像青銅器是不允許私下交易的,這些應該都是近代仿造的。
“老闆看一看,這還有漢朝的玉器。”老闆拿著個髒兮兮的佛像遞給黃華彬看。
咦?怎麼有點發燙的感覺。黃華彬接過佛像時覺得燙手,但看老闆好像一點事沒有的樣子。記得從唐代回時時空隧道說需要些好翡翠,摸著發燙就是好翡翠,但這也不是翡翠呀。難道玉石和翡翠有一樣的功能?
黃華彬其實不知道翡翠有什麼功能,不外乎好看吧。平時也沒錢買,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