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之八:英雄(第2/3 頁)
胡蘭、董存瑞。
“這次戰役打得很慘烈……”
師長們知道,接下來的戰鬥也會很慘烈,對於裝備上的懸殊差距,師長們心知肚明。
1950年,美國的鋼產量為8772萬噸,而我國此時的產量為60萬噸;美國的鋼產量是中國的140多倍;當時美軍一個軍,擁有火炮1428門,坦克430輛,汽車約7000輛,加上有飛機掩護;而我軍75毫米以上的196門,汽車約120輛,初期沒有坦克,飛機更不用說。所以,在美國軍隊眼裡,志願軍就是一個“叫花子”一樣的部隊。
只是他們沒想到,就是這支在他們眼裡的“叫花子”部隊,硬是扛住, 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進攻,將他們打回三八線,老老實實坐回談判桌上籤停戰協議。
話說回來,軍長開始介紹下來的作戰方案。
軍長交給李師長一個打阻擊的作戰任務,指揮部的命令是阻擊韓軍偽7師增援部隊24小時。
軍部要求,阻擊的人數不要太多,打得不要太猛,時間控制在一天即可。
這個要求有點難度,有點像是“定製”的任務,不能隨心所欲地打,不能大也不能小,跟以往的任務不相同。當然大家也知道指揮部的意圖,只是這個“度”不好掌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個任務完成與否,與接下來的第四次戰役能否取勝有很大的關係。
他趴在地圖上看了許久。
劉鈞指著一個地方,“師長,這個地方地型狹長,兩邊是山脊,比較容易設定阻擊陣地。”
“不錯,這是一個打狙擊的好地方。”
“劉參謀,說說你的想法。”劉鈞是參加會議的,應該理解軍部的要求。
“師長,指揮部沒說打到什麼程度,但要求明確,我們不把他們全滅了就行,拖住一天就行。至於我們這邊參戰的人數,一個加強連就可以了。”
“師長,我帶3連上去吧,最好配備一部電臺。”
入朝已經有3天了,除了聽到遠處隆隆的炮聲,師長天天開會,有的會劉鈞也參加,有些會只有師長一人參加。
劉鈞知道,第三次戰役結束後,跟著就進行第四次戰役,只是這次戰役時間長,參戰的人數多,雖然最後殲敵資料可觀,但志願軍部隊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這次是他們師換裝後第一次戰鬥,所以大家情緒高漲,巴不得馬上與敵軍幹一仗。
劉鈞帶著上次與他一起參加剿匪的3連,大家彼此熟悉。
現在,全連都是莫辛納甘、PPS衝鋒槍和蘇制輕重機槍,這次還是加強了一個60毫米迫擊炮排,火力投放的強度比入朝前大幾倍了。
朝鮮現在是寒冬,積雪厚。劉鈞帶的這個加強連,埋伏在離中山郡15公里的地方。
劉鈞他們準備比較充足,棉衣棉帽手套都齊全,就這樣,來自華東地區的志願軍們還是感覺得刺骨的寒冷。按照要求,槍械全部裝進特製的棉布套袋裡,以防槍栓凍住。
經過一天的行軍,終於到達指定的,一個在地圖上標為“三丫口”的地方。
這個山谷,只有一個路口,兩邊是相當於30層樓高的峭壁,中間是一條通道,這個重要的通道。
兩邊的山脊並不高,一般人都會想到這是一個打埋伏的的好地方。
但劉鈞不這麼認為,如果一般人都看得出來的話,這個敢地方就危險了,因為,擁有強大空中優勢、地面炮火優勢的不是我方,從美軍作戰的慣例來說,凡是他們認為危險的地方,都要航空炸彈、炮彈、燃燒彈轟一遍,然後再加上坦克火炮的轟擊,步兵才上前。所以,這麼狹小的地方,放上更多的人都沒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