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3 頁)
於是中國人開始了洋務運動,將現代科技整合在舊有的皇權體系之下。
二十年過後,這一場競賽終於在一個人們意想不到的地方展開了對決。
朝鮮!
中國的藩屬之國。
強大起來的日本已經多次意欲染指這一已經隸屬於中國上千年的鄰邦,這一力量促動了朝鮮金玉鈞與洪英植所發起的朝鮮式的&ldo;明治維新&rdo;,以期藉此永久性地擺脫中國,保守派閔永駿在這起事件中滿門被殺,朝鮮國王李熙倉皇逃出宮外。而這起事件的最終結果以袁世凱與日本的浪人劍客決戰於王宮門外,最終挫敗了日本劍客的陰謀為止。
但這只是一個過程,或只是一個不祥的開端。
當中國再度為權力遊戲所迷醉的時候,日本人出動了兩千餘人,悄無聲息地佔據了朝鮮。中國的海軍奉命趕去鎮壓,但是沒有人知道,朝鮮事件只是一個圈套。
一個引誘中國海軍入彀,意欲將其一舉殲滅的圈套。
甲午海戰!
就在這一背景下爆發。
二十年的競技終將決出結果,就在海上,就在此時。
陷入了日本海軍埋伏的北洋水師被動地與日本海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而戰鬥的結果卻早已在二十年前就註定了。
北洋水師十一艘戰艦全軍覆沒,大清帝國也於此時失去了它的臺灣及澎湖列島,以及二點三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
此後中國陷入了絕望與悲觀之中,直到清室退位。
但是日本並沒有因此罷手,對於這個島國來說,勝利不過是剛剛開始。
他們繼續向前挺進,為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和民族,他們的腳步跨過了朝鮮,進入了滿洲。
為了勝利,他們需要戰爭。
為了戰爭,他們需要理由。
已經淡出國人視線的滿清皇室再度浮出水面。
愛新覺羅&iddot;溥儀。
滿洲帝國的皇帝‐‐他就是這樣稱呼自己的。
大批的日本農民從北海島那貧瘠的土地遷往滿洲‐‐他們這樣稱呼中國的東北地區,他們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新世界、新希望與新夢想,此後二十年,他們終將得到這一切,並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東北的經濟在復甦,這給了日本人以更強烈的自信。
還有冒險的衝動與慾望。
這一慾望遭到了來自於日本內閣的嚴厲彈壓,至少在一段時間裡,中國與日本進入了相安無事的狀態之中。
中國人希望繼續把這一狀態保持下去,因為我們需要時間。蔣介石的軍隊正和中央蘇區的紅軍展開激烈地絞殺,雙方都希望儘早地結束這一過程,以便能夠應對來自異族的挑釁。
打破均衡的力量始終存在,更何況這一均衡又是如此的脆弱。
大正天皇的駕崩和穩健派內閣首相西園寺公望被暗殺,宣佈這一平靜時代的結束,而乃木希典將軍的高足昭和天皇即皇位,則標誌著又一個時代的來臨。
戰爭的時代。
甚至是那麼的急不可待!
一顆無法查明源頭的炮彈擊中了一輛日本卡車,這件事情是如此之小,小到了國內的報紙甚至沒有必要提起的程度,但它卻是日本發動侵略戰爭佔領長城以北地區的最好藉口。日本人的一點九萬關東軍立即行動,僅僅三個月的時間裡,日本軍隊已經佔領了全部的東北地區。溥儀的&ldo;首都&rdo;遷往了長春,並改名長春為新京。
包括張學良的東北軍在內的十九萬中國部隊卻一槍不發退入了關內。
這種情況進一步強化了日本人的信心,這種鼓勵的效果是日本在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