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2/3 頁)
沒想到,皇族卻紛紛上表,要求赦免朱高煦,宣宗有些拿不定主意,沒有很痛快地答應下來,結果朱高煦就不樂意了。
當時朱高煦被囚於逍遙城,宣宗親自去慰問監獄在押人員,朱高煦大大咧咧地盤腿坐在地上,一副我是你大爺的模樣。雖然他確實是,可這節骨眼上,誰是誰大爺已經不好說了。但朱高煦卻沒這個認識,宣宗瞧他的模樣生氣,轉身要離開,卻被朱高煦耍了一把,在後面伸腳一勾,把陛下摔了個狗吃屎。
這下子宣宗可惱了,當場就翻了臉皮,不認大爺了。他命令力士搬了一口大銅缸出來,拿大缸罩住朱高煦:叫大爺。朱高煦說:我才是你大爺。宣宗就命人將木炭堆到缸上點燃,就見那口缸滿地亂跑,可一口缸能跑多遠?沒多久就被燒得熔化了。缸都熔化了,那朱高煦怎麼樣了呢?
你自己猜吧。
這件事過去之後,基本上就沒什麼事了,但是不久宮中發生了一件奇詭公案,目前看起來這件奇詭公案沒什麼奇詭之處,只是與《推背圖》稍微沾了點關係。
宮裡有位孫貴妃,端的是嫵媚妖嬈,慣會撒嬌,她要求將自己生的兒子立為太子。宣宗被她迷得神魂顛倒,倒是不會反對,只不過那兒子能不能生出來還成問題,但話卻撂在這兒了。
沒過多久孫貴妃果然抱出來一個大胖小子,宣宗樂得眉開眼笑,就想立這個小東西為太子,於是宣宗就去找三楊商量。
三楊是什麼東東呢?
是三位大臣的名字:楊士奇、楊榮和楊溥。這三個老頭都是古板先生,正兒八經地幫著皇帝治理天下,不胡鬧,所以混出來一個德高望重,當時人稱楊士奇為西楊,楊溥為南楊,楊榮為東楊。宣宗就是要找這三個老傢伙商量,怎麼樣才能夠不聲不響地把皇后廢掉,讓孫貴妃當皇后。
楊士奇當時問道:孫貴妃和皇后有沒有不和睦的情形?
宣宗瞪眼睛說謊不打草稿,道:沒有,不僅和睦得很,而且情如姐妹,這幾天皇后有病,孫貴妃還時時過去探望。
於是缺德的楊士奇就建議道:那不妨趁皇后病重的機會,勸她暫時休養生息,把皇后讓給孫貴妃得了。
宣宗大喜,就用了楊士奇的花樣,把皇后攆走了,讓孫貴妃做皇后,那個孩子就成為了太子。後來有人瞎嘀咕說,其實那個孩子根本就不是孫貴妃生的,而且也不是宣宗的種,不曉得孫貴妃從什麼地方弄來的。但從後來看這個孩子的做事風格,是不是宣宗的種不好確定,但肯定是朱元璋的後代,不是朱元璋的後代也不至於折騰到那種地步。
那個孩子就是後來的英宗朱祁鎮。
一枝向北一枝東,又有南枝種亦同。
宇內同歌賢母德,真有三代之遺風。
所以《推背圖》裡的這幾句話,把楊士奇三人忽悠得如此之舒服,實在讓人有點疑心這個《推背圖》是不是楊士奇他們哥仨寫的。
但楊士奇這人也確實有點貨在肚子裡。曾經有一次,宣宗一時興起,就微服私訪,一路上訪到了楊士奇的家裡,楊士奇嚇得連滾帶爬跑出來迎接,埋怨宣宗說:聖上真不應該如此輕率。宣宗不服,過了段時間找楊士奇抬槓:微服私訪,體察民意,有什麼不好的?
楊士奇回答說:皇上啊,天底下並非每個人都是善良的,萬一有哪個傢伙因為小事鬱悶了,想找個出氣的,你想你不是一個現成的嗎?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