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皇子招攬(下)(第1/2 頁)
吩咐下人去準備宴席後,忽裡溫接著和蘇聖平對坐而談,道:“路公子剛剛有一句話,本皇子很感興趣。” 蘇聖平哦的一聲,道:“不知二皇子指的是哪一句?” 忽裡溫道:“無農不穩,無商不富。” 蘇聖平問道:“二皇子為何會感興趣?” 忽裡溫道:“這話本來就與漢人只注重農事生產的傳統不同,還強調了商事的作用。” 蘇聖平點點頭,道:“在下也是在商言商,這就是所謂的屁股決定腦袋。” 忽裡溫一愣,哈哈大笑,道:“路公子這話糙理不糙,本皇子也知道貨物流通,才能滿足民用,市面才能更加繁華。但是又一想,你們漢人歷史上也有注重商事的人,范蠡、呂不韋的事蹟也常常為人所稱頌,難道你們漢人的統治者、文人都不懂得商事的作用嗎?” 蘇聖平看了眼忽裡溫,心道這廝倒真不是普通的元人了,基本上算是漢人了,否則哪會想這些事情,不管你是不是掩耳盜鈴式的換了漢服,終歸改變不了你的內裡已經逐步被漢化的事實。 沉吟片刻後,道:“這涉及到的是穩定統治的事情。用最直接、簡單的說法,就是農業生產要求一個比較固定的生產環境,小農經濟,自給自足,又能給國家提供穩定的賦稅,作為統治者當然喜歡。商人不同,商人是以逐利為目的,商人又要求能夠自由流通,有時候還會囤積積奇,低買高賣、哄抬物價等等,對國家的穩定統治不利。所以,歷朝歷代都不鼓勵商事。” 忽裡溫臉上看起來頗為神秘的微笑著,道:“那路公子以為如何?” 蘇聖平答道:“以在下看來,作為統治者,絕對不能過於偏重一方,為了農業生產而打壓商事,則商貿不興,國家不富。為了商事而不顧農事,則農業生產不足,國家不穩。正所謂凡事有一個度,作為統治者而言,就是要保持好這個度。”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止漢人這麼看,元人亦是如此。忽裡溫作為元朝的二皇子,很多事情、治理國家的方式,自然早就有人慢慢教授。 從平度開始,他欣賞蘇聖平之餘,其實也在暗中慢慢的考驗他,不止是才學,還考驗著蘇聖平是不是包藏什麼禍心。包括剛剛讓蘇聖平出任幕僚和做官,也是一種考驗。如果蘇聖平答應了其中任何一項,那他就要被繼續暗中考驗不知幾年。 好在蘇聖平選擇了一個對雙方來說,都不用有太多戒備的地方。最後這一個問題,同樣是考驗。忽裡溫不敢肯定漢人是否有才高之士,武力上打不過他們,想透過影響自己以及其他元人高官的思想,進而影響元朝的國策,最後導致元朝治下混亂不堪這樣的計策。 聽了蘇聖平的話,忽裡溫心中才完全放下對蘇聖平的顧忌,這傢伙看來沒有包藏什麼禍心,所言皆是元朝高層討論之言,漢人絕對不會知道,說明是他自己心中真實的想法。如此,又對蘇聖平高看一眼。道:“不瞞路公子,剛剛你所言農商之別,和國師也所言一致。所以,你才會看到如今濟南等地不怎麼繁華的樣子。” 蘇聖平一愣,照忽裡溫的說法,元朝還算是有意打壓商業活動。看著忽裡溫的神情,心中似乎猜到了點什麼,好在自己這一路來,都老老實實的據實而說,凡所論皆言之有物,沒有侷限於漢人的身份,忽裡溫應該不會懷疑什麼。趕緊回話道:“在下才疏學淺,國師實行的大政恐怕另有深意。” 忽裡溫道:“不瞞路公子,先國師骨碌乃是我們元人的智者,正是在他輔佐之下,我族人才能直入中原,東征西戰打下偌大疆土,更不用說此前跟公子說過的南北對立之策。可惜骨碌國師幾年前就回到長生天的懷抱。現在的國師也呼溫,是骨碌國師的徒弟,也是我們元人的智者。分等治民、壓制商事等國策是國師一手製定的,父汗對他十分信任。” 蘇聖平哦的一聲,道:“想必大汗和國師另有考慮,是在下無法知曉的。” 忽裡溫眼中精光一閃,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問道:“路公子接下來準備往哪裡去?” 蘇聖平答道:“目前,在下只想先前往大都一趟。” 忽裡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