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第1/2 頁)
趙衛紅的轉運情況比起普通病人更加複雜。由於處於強效阿片類鎮痛藥的作用下,趙衛紅的呼吸中樞實際上處於被完全抑制的狀態。現在的她沒有任何自主呼吸,僅僅是依靠著呼吸機的工作而活著。如果要將她運送到手術室裡,就必須解決呼吸問題。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生命支援裝置已經從以前的「整個房間」那麼大,縮小到了「五分之一個房間」那麼大。但呼吸機的尺寸仍然太大了些,根本不可能和病床一起被送入到電梯裡去。更何況電梯和走廊裡可沒有電源插口供呼吸機使用——這根本不現實。
「用手壓唄。」孫立恩還沒有轉運過無自主呼吸的病人,從會議室出來後,孫立恩瞅了個空子,專門去請教了一下曹嚴華醫生。得到的答案果然不出所料,「一路上用手壓氣囊,反正也就十來分鐘的功夫。」
簡易呼吸氣囊,俗稱氣球。是一個大約半個籃球大的中空塑膠橢圓體。將氣球的出氣端連線在呼吸面罩的介面處或者直接插在高階氣道介面上,然後有節奏的擠壓,就能起到呼吸機一樣的作用。只是畢竟這種擠壓全靠人手使勁,實在是很不適合長期使用。但用來做短途轉運是綽綽有餘了。
「我還以為咱們醫院裡會有什麼可攜式的充電呼吸機呢。」孫立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畢竟院裡又是複合手術室又是直升機平臺的……」
曹嚴華醫生撇了撇嘴,「總不能什麼東西都追求過分先進,那不就成了標新立異麼?」說到這裡,他忽然想起了什麼,神秘兮兮的問道,「你知道為什麼咱們院裡的手術室至今還是彈簧門麼?」
孫立恩早上才去過手術室,自然對手術室裡那扇需要用屁股去推的門印象深刻,「不知道,為什麼?」
「寧遠醫院的老院長,就是你們這一屆學生入學前剛剛退休的那個院長,當年曾經在法國留學過。」曹嚴華醫生抓緊時間八卦道,「八十年代的法國,醫院裝置都是很先進的。其中就包括了那種和宇宙飛船自動門一樣的電動手術門,門口有個踏板,用腳踩下去就能開門的。」
孫立恩點了點頭,「我聽幾個朋友說過,他們醫院裡也都是這種自動門。」
「然後,有一天,老院長在手術室裡參觀了一臺手術。」曹嚴華繼續低聲笑著說道,「當時的病人是個在法國旅遊的美國人,他有巨結腸,而那臺手術的主刀法國醫生為了減少出血,選擇了電刀。」
第五十九章 好刺激
這是一個帶著味道的故事。孫立恩在聽到「巨結腸」和「電刀」兩個詞之後,就彷彿聞到了一股惡臭撲鼻而來。
但手術過程中帶著臭味簡直再正常不過了。別的不說,巨結腸裡面的東西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比較濕潤的屎。而處理成年人特發性巨結腸,則需要將整段病變了的巨結腸直接切掉。
打個比方,這就好像是需要把一根足有人胳膊粗的水管切掉,再把剩下的部分重新接回去。水管管壁很薄,很軟,而管壁裡裝了大概十幾升屎湯。
這切割的過程中……當然會有很濃鬱的味道。
可孫立恩還是沒搞明白,巨結腸和電刀,為什麼會導致現在的第四中心醫院手術室裡全是彈簧活板門。
「你這人,創造性思維能力弱。」曹嚴華醫生佯裝嚴肅地批評了孫立恩兩聲,然後難掩笑意的解釋道,「病人的巨結腸有氣體梗阻,法國醫生下刀的位置正好是氣體堆積的部位。電刀把傷口燒開之後,一股可燃氣體噴了出來,防風打火機知道吧?就和那個感覺差不多。結腸裡的氣體點燃後,直接點著了患者身上鋪著的消毒巾。還沒等那群法國人把火撲滅,火焰就觸發了自動消防系統。水霧往下一噴,整個手術室裡所有的電子裝置都遭了秧。」
孫立恩聽的目瞪口呆,他可真沒想到還能有這種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