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短暫的勝利(第1/2 頁)
克里米亞戰役開戰前,路易十四在他給前線統帥的信函中這樣寫道:
“偉大的民族(指法國人)......的遼闊疆域僅僅以大自然賦予的邊界為界限,而非由英國人或者齊國人決定。”
法國皇帝陛下要求按照大自然地形重新劃分法國的疆域。
按照這種劃分方法,法國的疆域東至極地烏拉爾山脈(66°10′E,67°46′N),南至馬羅基角(5°36′w,36°N),西至羅卡角(9°31′w,38°47′N),北至諾爾辰角(27°42′E,71°08′N)。
換句話說,整個歐洲都將歸於太陽王治下。
路易十四勉勵他的將軍們,要儘可能的向外擴張,用法國的劍為法國的犁開闢土地,擊潰並消滅“那些虛偽懦弱的反法聯軍”。
然而局勢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
在不列顛、大齊等國的反擊下,太陽王吞併歐洲的野心止步於克里米亞半島。
在齊國“正義軍”的連番打擊下,法軍在克里米亞方向的進攻陷入停滯。
一年後,原計劃中的開疆拓土也變成了喪師失地,皇帝口中的恢復羅馬榮光已經變成法蘭西民族保衛戰,
到1721年冬天,雙方都付出巨大傷,精疲力竭。在倫敦和天心城,民眾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戰運動。
事實證明,自由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然而不是所有民眾都有自願成為代價的覺悟。
羅馬榮光化作幻影后,路易十四多次向天心城派出使者,希望以“和平方式結束這場爭端”。
以康光緒為首的內閣果斷拒絕了法國人的請求。
康相模仿法國人模樣,無奈的聳聳肩膀,摸了摸鼻子道:“戰爭是潘多拉魔鬼,一旦開啟便不可能輕易結束,當初貴國皇帝下令襲擊我國駐軍時,就應該會想到有今天。”
路易十四確實沒想到會有這樣一天。
更讓他猜想不到的是,齊國人竟然願意為不列顛人火中取栗,難道僅僅是因為老喬治要將女兒嫁到天心城嗎?
年逾花甲的康光緒強撐著老邁的身軀,結束了最後一輪談判,臨行之際,他告訴灰頭土臉的法國使者。
“請轉告你們的皇帝,”老首相接著說:“大齊已經經歷了窮兵黷武的時代,我們知道戰爭的殘酷。”
“非洲和美洲還有大片土地等著大家去開闢,各國沒必要在這裡相互殘殺,如果法國不想輸光的話,就請你們主動結束這場乏味的戰爭,老夫會說服國會,在你們需要賠付的戰爭賠款上打個折。”
使者顯然沒有領會老人的善意,只是用法語罵了句什麼,摸了摸鼻子拂袖而去。
於是戰爭持續。
裝備有更優良熱氣球和飛艇的法國人,經常越過雙方陣地,在數百米的半空中對齊國軍隊補給線進行狂轟濫炸。
英國人的飛艇距離戰場太遠,無法為齊軍提供有效的援助。
而齊國人自己的飛行器,用他們對手的話來說,是“上個世紀已經淘汰的玩意兒。”
正義軍攜帶出國的那些老舊的飛艇效能堪憂。
倒不是因為大齊空軍已經完全落伍,只是因為此次派往克里米亞作戰的軍隊並非齊軍主力,裝備的也不是齊國最先進的空戰武器。
至於原因嘛,天心城空軍學院的那些技術官僚們表示,(新一代飛行器)技術過於先進,不便展示。
於是,那些瀕臨淘汰的飛艇便晃晃悠悠開到了歐洲戰場。
飛艇在升空之後很難長時間保持平穩,稍稍遇到亂流,駕駛艙便如老奶奶的老寒腿一樣抖個不停。
加上缺乏高精度光學器材,瞄準器投放命中率極低,飛艇高度超過兩